一四五 极不情愿的妥协(十八)(3/4)
一些势力,笼络了一些人。
汪精卫最后带着一脸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神色离开的上海。陈其美的计谋说穿了十分简单,汪精卫等人假意投奔袁克定,然后“奉袁克定之命”前去刺杀陈克。能不能行刺成功,这得看局面。不过行刺成功与否,都得把事情闹出去。此事一出,陈其美与汪精卫都相信,以人民党与北洋之间深刻的矛盾,内战定然一触即发。
信任内阁总理的迎接可不是小事,袁世凯先是摆酒,接着又和严复长谈。很晚了才有机会见赵秉钧。赵秉钧看到袁世凯极力压制着情绪,但是怒色根本法完全压住。没等赵秉钧开口,袁世凯就屏退了周围的人。“智庵,我有一事命你去做。”
心里面有事,就没有太注意身后。直到马上要进同盟会平津分部所在的胡同的时候,汪精卫才习惯性的往后观察了一番,那两个探子摆明了没想到汪精卫这时候观察,立刻就露出了马脚。虽然没有太多反追踪的的训练,汪精卫知道自己是不能把探子带去分部那里。他就跟没看到两个探子一样,尽量自然的转过身。继续向前走去。
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的走在街上,吴祥子突然停住了,“宋大哥,你看前面那人是不是有点眼熟?”
赵秉钧一面在心里面大骂下头的人没担当,一面为这烫手山芋感到极为难受。事关袁大公子,就是他赵秉钧也做不了主。赵秉钧严令所有参与此事的人不许外泄任何消息,自己则急急忙忙的去找袁世凯。袁世凯此时正在给严复摆接风酒,赵秉钧是被从酒桌上叫出去的。现在他也不敢再回去,只能焦急的等待。[
不过陈其美临别时候的有句话让汪精卫十分郁闷,“兆明此行我一定会向孙先生详陈的。等革命成功,绝不会埋没了兆明的功劳。”
吴祥子仔细辨认了一番,“那个是不是以前带人游街要求翻朝廷的革命党?”
汪精卫这种凡事都要找出革命理论的做法,陈其美是很不以为然的。革命要是靠嘴能谈出来,同盟会早就该是中国最大的革命政党了,轮不到始终对外部舆论不屑一顾的人民党成为主宰中国的强大力量。
袁大少爷找“敢卖命”的也有些时日了,消息绝非没人知道。不过有些人是吓得“不敢知道”,有些人则是别有居心的视而不见。不过同盟会平津分部被炒了之后,匪首汪精卫倒是潜逃了。可是不少书信电报和文件却被抄了出来。下头没人敢承担这责任,于是这批人和东西层层移交,很快就连蹦几级,直接送给了管警察系统的赵秉钧手中。
陈其美很聪明,听汪精卫说完日本人的态度,他就明白了日本人的打算。汪精卫满脑子想的都是以同盟会当前的力量直接去打击人民党与北洋,陈其美可不会如此“率直”。他希望能够在本已经矛盾重重的人民党与北洋之间制造出两者不得不内战的局面。
联省自治制度好歹稳定住了中国当前的局面,除了几个爆发起义的省份之外,大部分省份的旧有政府体制几乎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当然,地方上也是有变化的。官府开始大力拉拢士绅。士绅们早就想通过议会等途径绕开科举,直接介入到地方政治里头来。两者是一拍即合。旧官府也好,士绅也好,在试图从满清手里夺权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借用“革命”的名义,等他们当了权之后,对于革命党就格外的忌惮起来。在中国著名的几个革命党中,同盟会势力最弱,并自己的地盘。若是让局面如此继续下去的话,已经极为虚弱的同盟会势必会更加虚弱。
“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是清末,各方都不敢生事。若不让人民党与北洋斗起来,我们哪里还有立足之地?即便是两方大打出手,没有列强支持,我们也难取得地盘。孙先生各方游走,反复劝说各国。可除了日本之外,其他国家都对插手中国之事袖手旁观。我们若不能善加利用,怎么可能有所进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赤色黎明】最新更新章节〖一四五 极不情愿的妥协(十八)〗地址https://wap.275b.com/3_395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