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节(2/3)

水线闪闪发亮,间或有几个技术人员来回巡视,看上去也并不忙碌。

这家企业的董事长高先生去分厂建设工地了,陪同我们的是总经理莫先生。

“全都自动化了。”莫总自豪地介绍,“我们高董事长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开车到里边视察,像国家领导人检阅部队。”

“太牛了。”我抑制不住兴奋,“我父亲以前在重型机械厂工作,那时我觉得他们那些车间大的简直没办法。现在跟您这一比,完全就是个小作坊。你们高董事长也是做工程师起家的?”

“不是。”莫总笑道,“高董事长是地道的农民。八十年代初期开了个机电门市部,慢慢做到今天这个规模——一年五十亿销售收入。g市一年2000亿gdp,我们就贡献了四十分之一。”

午餐由莫总做东,今天几家企业老板作陪。

落座不久,一位老农打扮的中年人匆匆进了包房。

“高总来了!”陪同的发改委周副主任起身招呼。

从外表看,高总确实是位地道的农民——黑黄脸色,身上的衣服脏兮兮的,鞋上居然还沾着黄泥巴,果真像刚下地干完农活的农民。

“我在开发区建新工厂,吃住都在工地,”他匆匆落座,“形象不好大家别介意。”

“怎么会?”其他几位老板异口同声毕恭毕敬,可见此人的分量。

而此人,偏偏最不像企业家,倒像文革宣传画上那种贫下中农劳模。

没错,现在还活着的企业家个个都是劳模。那种靠挥霍浪费国有资产过纸醉金迷生活的国企厂长经理们,早被市场淘汰了。

哦,对了,他们还有最后一把保护伞——垄断。他们中的幸运儿们藏身两桶油,买天价吊灯天价茅台,继续挥霍人民的血汗。

天杀的国企。

高董事长80年代开了个门市部,经销某大型国企的机电产品。后来那家企业垮了,他靠自己的资本开了个生产同类型产品的小厂,网罗了二三十个下岗技术人员干起了生产。十几年下来,从个体小厂变成同行业老大。而他所从事的产业,依旧是那个垮掉的国企的主业。

为什么同样的行业,国企有地、有贷款、有政府扶持、有几十年经营的渠道,最后会山穷水尽?

原因是,国企的体制,就是个造就庸人、小偷和浪费的体制。

还是那句话:天杀的国企。

“这么多年就一个体会。”谈过创业史,高先生总结说:“做企业,一定要讲真话、办实事。对我的员工,我一不怕他们笨,二不怕他们干活慢,就怕他们不讲真话。谁要对我撒一次谎,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我不在乎错杀一个有才但爱撒谎的人——他们不是人材,是蠢材。这么要求员工,自己首先得做到。我就讲真话,我不怕出丑,和讲假话造成的损失比起来,讲真话的出丑根本不算什么。”

接着,他讲述了与他一同创业的兄弟讲假话造成巨大损失的故事:“他后来找我,给我跪下,要我看在兄弟情分上宽恕他一次。而且他保证不要一分薪水了,只求将功赎过。我没答应,因为一次假话之后,我不再相信他的任何保证。我文化不高,一辈子不敢奢谈追求什么真理——那玩意儿太高深我理解不了——我只追求真话。而且我相信,只要坚持讲真话,企业一定能兴旺发达。”

在座的——无论是我们,还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闻后频频点头。

“办企业,一定要讲真话、办实事。”我记住了。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jiahis./shar?uid=899569

更多_1461682.hl

上一节dir_7300.hl

目录_1461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的成长史】最新更新章节〖第563节〗地址https://wap.275b.com/41_4103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