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和谈(一)(2/3)

四金人称都城破在顷刻所以敛兵不攻者徒以今上之故有意存赵氏宗庙恩莫大焉。并提出议和条件:以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绢、彩各一百万匹马、驼、驴、骡之属各以万计做犒师之物。尊其国主为伯父。凡燕云之人在汉者悉归于金。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又以亲王、宰相为人质乃退师。官家犹踌躇不决下旨令京城官员合议再行定夺。

谈判期间民间传言甚多通过各种途径都钻进了赵桓的耳朵。

其一李棁觐见金国丞相完颜宗翰、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之时膝行而入面无血色身体瘫软如泥丢尽了大宋的脸面。

其二率领京城军民浴血奋战的李纲李相公外有金人之逼内同僚攻喧已经罢相。

其三金人议和条件也不知如何流入民间民间传言多有夸大之辞。单以金银为例传言金人索要黄金一千万白银一万万方可退兵。据说国库空虚无力赔付宰相李邦彦建言尽搜民间存银以解燃眉之急。官家犹豫未决。

其四上皇遣使北上已到京城。上皇申斥官家自登基以来信任奸人举止失措国政多有缺失。上皇有意令蔡京、童贯之属重入机枢再秉国政。官家惶惶不可终日。

谣言有鼻子有眼满天狂飞京城人心骚动多有不法之徒趁火打劫局势堪忧。

京城官员的奏章都上来了几百件奏章之中只有二十几人不同意割地赔款其余的人理由千万宗旨却只有一条答应金人的条件待金人退兵之后再作打算。

赵桓越看越气手脚并用将奏章推倒、踢飞大叫道:“一群废物养之何用!”

守在殿外的小黄门一个个噤若寒蝉低头看蚂蚁神情之专注已然忘记了伺候官家咧!

赵桓咬牙切齿打累了骂够了拿过那些顺心一点的奏折内容略过不看只看后面的落款用心记下了这样几个名字:陈东、欧阳澈、李若冰、秦桧……

哎不对呀!是不是搞错啦?

秦桧可是大宋一朝最著名的奸臣死后也不得安生:民众令其长跪于岳飞墓前历时千年而不改由此可见百姓是多么痛恨这个人。这些事情宋强记得再清楚不过怎么会错呢?

赵桓使劲地揉揉眼睛仔细观瞧:千真万确落款还真是秦桧两个字。整部奏折条理清楚文采斐然用情之深言辞之烈颇有李纲之风。而且一笔好字字体娟秀看着非常舒服。

秦桧还是有才的并非庸碌之辈呀!

赵桓想到这里心底猛地冒出这样一句话来:“秦桧宋高宗赵构之忠臣象狗一般的忠诚;中华民族的罪人千古罪人!”

这个宋强阴魂不散没完没了啊!在人毫无准备的时候冷不丁喉上一嗓子谁能受得了啊?

说到忠臣、奸臣赵桓却有不同看法:只有昏君当朝才有所谓的忠臣、奸臣。对他自己来说没有忠臣、奸臣只有能臣、庸臣直臣、弄臣。忠也好奸也罢有的时候由不得臣子作主。赵桓是不准备当昏君的自然不会把秦桧当奸臣对待。

“官家种师道、张叔夜等人已经到了您见是不见?”内东头供奉官裴谊悄声问道。

内侍裴谊伺候赵桓已经整整十年了官家的脾气他是一清二楚。官家待他也好二十四岁的生日还没过已经做到内东头供奉官在这皇宫大内是极为罕见的。原本他对一切都很满意不过他慢慢现官家变了变化非常大。柔和的目光变得越坚定;轻松的笑容几乎看不见了;对待他也不象原来那样亲近。官家和他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感觉那么陌生仿佛几十年未见似的。所以平日当值时他加倍小心生怕出错。

赵桓长叹一声道:“收拾一下让他们进来!”

不大的功夫福宁殿内恢复如初以种师道为张叔夜、宗泽、韩世忠、岳飞鱼贯而入见礼已毕赵桓道:“去给种老将军搬一把椅子来张将军、宗老将军坐下说话韩世忠、岳飞站着回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靖康志】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章 和谈(一)〗地址https://wap.275b.com/42_420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