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海战(一)(1/4)

刘琦站在泉州九日山高士峰之巅怔怔地凝望着面前的石佛造像不禁感叹前朝工匠的精湛技艺以及世事的沧桑巨变。石佛高一丈五宽五尺半袒胸盘腿坐于莲花座上衣纹流畅对称坐下的莲花洁白纯净法相庄严令人一见不得不虔诚膜拜。

佛像造于五代时期距今已经三百余年历经风吹雨打依然在默默守候着这钟灵毓秀的九日山。泉州因九日山而灵秀九日山因泉州而兴盛它们牵手千年不离不弃终于有了今日的九日山今日的泉州城。

苦苦等候消息的刘琦忙里偷闲要来九日山一游就是要沾点灵气还要借机拜一拜名山南麓的灵乐祠。一方面正在派人搜寻知晓台湾地理的人要弄清楚第二登6场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到底在哪里;另一方面要借风借十几日的南风。泉州冬有朔风夏有薰风秋有金风春有和风号称四面来风可是在这个时节能盼来南风吗?昔日周郎火烧曹军二十万大胜赤壁赢得千古美名;刘琦要打一场前无古人的海战要跨过海峡攻击叛逆如果成功必将载入史册不令周公谨专美于前。事在人谋亦须天时啊!

深深地吸一口穿越千载的灵气刘琦最后再看一眼近在眼前的佛陀默默祷告转向九日山南麓。一路所观景色瑰丽美不胜收只不过是灵山有情游人无心罢了。

山南麓有名寺曰延福寺内有祠曰灵乐灵乐原为水神自唐朝开始海外贸易兴起祈风的仪式都在此举行。延福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已经有九百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泛海来中国在金溪古港登岸。曾驻锡延福寺三年翻译佛经延福遂为东南佛家圣地。寺院几经战火损毁严重现在的寺院是唐代宗大历三年重建并在国朝之初大加修缮才有今日的气象。

经奉先院、讲经堂、钟鼓楼、星宿堂来到灵乐祠。刘琦正衣冠进到正殿上香膜拜只愿以虔诚之心求得大神的保佑。

退出殿门正欲离去忽听一声“阿弥陀佛施主请留步”回头一看一名大和尚带着两名小沙弥含笑而来。

大和尚道:“施主既然来了何不喝一杯茶再走?”

刘琦悟不通此中玄机却也知道在佛门圣地万万放肆不得答礼道:“那就叨扰高僧了。”

快嘴的小沙弥道:“这是本寺住持玄通法师。”

竟想不到是住持呢!

刘琦一身便装与平常信徒没什么两样身后也只是带了两名亲兵怎么就入了住持的法眼呢?

来到禅堂席地而坐小沙弥献上香茶轻轻呷上一口与平日所喝的白茶味道不同有些苦涩久品回甘倒也有些味道。

玄通长老道:“这是本地所产的安溪茶可还吃得?”

“有劳法师甚好甚好!”

玄通又道:“施主气宇宣昂英气逼人今日真是幸会了。老僧问上一句可是来祈风的吗?”

“正是!”

“不知是要南风北风还是东风西风!”

刘琦慢慢放下茶杯道:“只愿半月南风!”

玄通长老双手合什宣一声佛号道:“昨夜老僧偶得一梦佛祖说今日贵客登门来求南风。今日果然遇到了贵客呢!”

刘琦急道:“佛祖还有何言?”

“五日后南风当起可助贵客功成!”

刘琦大喜深深一礼道:“若事可成在下必当再来拜谢佛祖!”

玄通端起茶杯道:“心中有佛渡世间可渡之人也不在那些俗礼。施主要事缠身就不留小住了。”

刘琦又是一拜躬身退出如同做梦一般。

刘琦虽不信佛今天却是信了玄通的话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了。五日后南风起就可以进取台湾。今日不虚此行解决了一半的难题心中欣喜快马加鞭急着赶回去呢!

行至洛阳桥边正碰上火急火燎的罗亚多。罗亚多满脸喜色道:“大帅找到了找到了!”

找到了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靖康志】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二章 海战(一)〗地址https://wap.275b.com/42_4200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