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洋(一)(1/5)
第三章南洋(一)
为了解决朝廷内文官、武将的对立情绪赵桓想了很多办法。接见各级官员的时候或者光明正大的训示或者旁敲侧击大谈河西大捷的重大意义赞扬军队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英勇作战的精神。原来陛下不在京城官员们私下里想得好好的但是一旦官家的态度公之于众情况马上就不一样了。观望的多了一心想搞出点事情的人少了。
第二步以最快的度出版一批反映河西大捷的书籍。其中影响很大的有朱孝庄的《雄心一片在西凉》张浚的《亲征记》小兵的《灵州战役本末》书生的《天武河西》等等。
《灵州战役本末》出自一名普通士兵之手用浅白的语言详细介绍了西平府战役的进程用大段篇幅渲染了龙卫军团都指挥使蔡国公张伯奋壮烈殉国的全过程描述了龙骑军团上护军平王赵梴牺牲时惨烈的景象。书中没有绚丽的文笔没有荡气回肠的豪情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就是在用大白话通过一名普通士兵的眼睛告诉一个真实的战争过程带着你去亲身体验战争给与人类的一切。谁都想不到这本书的影响远远过了翰林直学士朱孝庄、签书枢密院事张浚的作品成为靖康十年反映河西大捷最受欢迎的作品。因为这本书还催生了一个“宋风书坊”的常展宋风书坊从一个二流书坊一跃成为行业内的一颗耀眼明星。
正月底二月初的一段时间京城凡是读过书认识字的人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了没有?不认识字的也没有关系可以去听书而京城小唱的行时春春还为此创作了几旋律优美的歌曲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广为传唱。听说他还有幸被官家召进宫唱了两个时辰呢那就更是红火的不像话了。
第三步从议政院内选拔一批读书人下到军队中间近距离接触军人要让他们知道大宋军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大宋军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同时改组议政院将原来的议政院一分为二成立上下两院上院由宗室后裔、致仕宰执、开国侯以上爵位继承人组成。下院由平民组成有爵位的贵族、现任官员、现役军人、罪犯、受命负责选举事物的人员没有参选的权利。全国二十一个路府按照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下院代表人数最少的路府至少也要有一名代表参加大会。初步算下来上院代表数量在一千人左右下院代表则固定为六百六十六名。
上院长官由皇帝陛下任命现任长官为肃王赵枢下院长官选举产生。两院职权划分明晰经下院多数代表通过的议案交上院通过才能转交两府贯彻执行上院有权将下院提交的议案实行拖延否决权期限为一年但是同一议案上院最多可以施行两次拖延否决权。
同时各路府设立议政院只有下院没有上院。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大批没有职位只拿俸禄的官员有了去处他们本来就是各地的名流选个代表比别人要容易的多这些人心气平了就消除了一个不稳定因素。同时赵桓在有意识地控制官员的数量科举考试虽然没有明令取消但十年时间只举行了一次在大学毕业的学生中间选拔官员已经被全国的读书人所接受。东京大学、大宋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比考举人还难啊!
赵桓参照宋强记忆里的东西设立了这样的议政院。现在的国家不需要所谓的民主有他在就够了。但是他终究有那么一天会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的后世子孙靠什么治理国家?既要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又要维护宗室贵族的利益靠什么?只能靠制度有了这样的一整套制度宰执的权利受到一定的制约贵族的利益又有了制度上的保证在看得见的未来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其实维护贵族的利益一方面是在维护赵氏一族对于国家的统治也是在维护那些新兴贵族也就是军人的利益。通过这样一种形势军人的利益与国家捆绑在一起淡化某一个人的影响强化集体的力量才是久长之策!
十年生聚国家展的很快一场惨烈的大战打下来汴梁城繁华依旧平常百姓的生活并未受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靖康志】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章 南洋(一)〗地址https://wap.275b.com/42_4200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