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盛宴(一)(1/2)

第十四章盛宴(一)

太上皇回銮世祖主驾康王参乘京城万民欢呼赞叹!

自此两宫融洽无丝毫芥蒂家和国兴海内共享靖康盛世。

伟哉世祖仁孝通天;圣哉太上胸怀若海!

——《世祖本纪》

靖康元年三月二十日大宋东京汴梁城内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人人喜气扬扬迎接回銮的道君太上皇帝。

酉时前后太上皇赵佶乘坐的龙舟到达汴梁城外七里的虹桥。龙舟靠岸太上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鼓乐齐鸣岸上自官家赵桓以下五品以上京官千余人接驾的禁兵、内侍、宫娥以及上万的百姓同时跪倒山呼万岁。

“当当当”京城九成宫内九鼎齐鸣上清宝篆神霄殿内的九鼎亦不甘落后出清越激昂的响声。

十八座巨鼎同时欢唱欢迎自远方归来的主人。

京城百万民众听到鼎声知道太上皇到了自地欢呼起来“万岁”之声直冲霄汉。

赵佶怔怔地望着眼前的臣民听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仿佛如在梦中。

皇太后郑氏轻轻牵了一下赵佶的衣角赵佶才觉自己有些失态了静静心神朗声道:“皇帝皇后平身众卿家、京城父老快快平身。”

说着话顺着船板缓步上岸。

赵桓看到父亲心情复杂说不清道不明是怎样的滋味。为了得之不易的皇位他对父亲猜疑、试探、防范从来未曾停止过有时甚至希望父亲……今天真的看到父亲苍老了许多的父亲儿时那些温馨的画面一一在眼前闪过心中一痛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父皇身体可好?想死儿臣了!”赵桓说着就跪了下去。皇后朱云萝也随着跪倒在地。

“桓儿起来儿媳也起来吧!”赵佶与皇太后郑氏分别搀起二人上下打量着。

赵佶一边点头一边说道:“祖宗江山赖儿保全朕的脸面也还周全为父倒是应该谢谢你的。瘦了想必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短短的一句话委屈、欣慰、骄傲、伤心种种情感交织到一处尽上心头。赵桓一味地哭着哪还能说出话来?

张邦昌见机道:“君无戏言太上皇还真的应该奖赏官家呢!”

一句话将哀伤的气氛冲淡不少赵桓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

“呵呵你这个人啊!”赵佶指着张邦昌“赏当然要赏。皇帝朕该赏你些什么呢?”

赵桓道:“儿臣怎敢?父皇只要好生将养龙体看儿臣扫平狡虏献俘太庙就是对儿臣最大的奖赏了。”

“哈哈好!你如果能办此事也是对朕的最大孝心了。”赵佶大笑着说道。

赵桓、朱云萝一左一右搀扶着赵佶和郑氏向金辂车行来。

太阳照在金辂车上太阳照进每个人的心里。

阳光里的金辂车富丽堂皇气派非凡直令人目眩神迷。

车辕之内六匹膘满体肥的火龙驹耀武扬威气壮山河可跨千山可涉万水。看这些御驾神驹黄金面甲头插雕翎锦缎包尾脖子上挂着行状各异的十二只金铃走动起来出悦耳响亮的声音。一杆黄色的大旗矗立于车的左面旗面上绣天降神龙威临天下彰显皇家气派;旗子上的十二根丝带系着无暇美玉在风儿的吹拨下出悦耳的声音。木制的棨戟上绣黻文立于车的右边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愈令人不敢仰视。

朱漆的车轮三十根车幅以每月的日数为法;车帮用金水浇过上面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无不惟妙惟肖灵气逼人。

四根大柱撑着车厢鲜红的绸缎覆盖在四周上绣金龙十二。

两名彪行武士左主驾右参乘气宇宣昂、不怒而威。

赵佶正要上车不经意间看到赵桓身边的一名将军气势充盈而内敛站在那里犹如一座山一般。

这个人是谁?

好一名威武的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靖康志】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四章 盛宴(一)〗地址https://wap.275b.com/42_420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