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日(一)(2/3)
明白了一个道理欲则不达啊!赵桓的头脑中多了一千年的知识一千年的经验和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的眼界。找一个能够跟得上他思想的人难之又难。今天他把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以诚相待进而统一宰执的思想不行的人坚决撤换决不手软。
“前些日子朕让人画了一幅汉武帝的画像。许多人都说好朕却觉得不太象。诸位爱卿说说汉武帝如何?”赵桓突然说出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令在座的重臣颇费思量。
张邦昌端起茶碗想喝又没喝然后把茶碗放下道:“国朝司马温公论曰武帝有秦之过而无秦之失至今思之至论也!武帝一生穷兵赋武文景两朝积蓄挥霍一空大汉的国势由盛而衰怎不令后人深思?而且武帝之时有内朝外朝之分置国家法度于不顾臣颇为不取!”
张邦昌搬出司马光说事自是滴水不漏令人无从驳起。赵桓避开宰执单独号施令这才导致宰执罢朝一事的生。而今张邦昌话里有话赵桓又怎能听不出来?不过赵桓毫无动静看不出一丝不悦只是默默地听着。
李纲道:“武帝吞南越、逐匈奴拓疆几千里为后世的展奠定了基础实乃雄霸之主也!”
秦桧最了解赵桓的心思抢在赵鼎前面说道:“中国之民于今被称为汉人皆汉武帝之功也!臣以为汉武乃千古一帝。”
接下来有的说武帝晚年喜长生之术有损一生之功绩;有的说武帝立其子杀其母有悖于礼义纲常总体来说肯定多于否定!
等大家都说完赵桓起身一字一顿地说道:“朕誓不与掘先人陵墓的畜生共日月;朕誓要取回本属于汉人的领土;朕立志效法武帝驱除胡虏复我汉人江山请诸卿助朕!”
说罢竟深深一躬!
皇帝给臣子施礼千古未有!大宋宰执们慌忙起身跪倒还礼。
赵桓吩咐平身再道:“朕刚才是替万万黎民百姓给诸卿行礼没有别的意思。诸位爱卿都清楚国家已经到了非得变革不可的程度。朕准备先整顿军务再改革政事。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十年之后再与胡虏一战。”
官家并没有说现在就打仗显然经过深思熟虑的。赵鼎想说什么被赵桓打断了:“今天主要听朕说你们有什么意见今后有的是机会商量。先说军事:第一步沿边设立六大总管守卫边防;第二步削减厢军、民军、蕃兵;第三步在军队内部实行护军制度。护军在“都”这一级别开始设立。护军比相应的军事长官低一级军事长官管理军事护军管理思想、生活。第四步撤销三衙体制所有权力统归枢密院。第五步禁军主力整编为十二个军团军团员额暂时定为四万。沿边六大总管各掌管一个军团两个军团设于京城一个设于江南一个设西南。另外成立两个骑兵军团我大宋之所以屡战屡败完全是因为没有主力骑兵的缘故。”
官家提出的构想简直闻所未闻:这样改下去几乎完全推倒了原来的军事架构重新来过谁能想得到谁敢这么想啊!七名宰执都在苦苦思索根本没时间说话呢!
“去年岁入如何?”赵桓突然问道。
李纲忙不迭地答道:“粮食、布帛、以及所有之物合计七千八百万贯。”
赵桓向张叔夜问道:“我国共有多少士兵?”
张叔夜应口而出:“禁军六十九万三千三百三十九人;厢军四十八万八千一百九十三人;乡兵与蕃兵共计十万余人。”
“军费共计多少?”
李纲道:“养一名禁军一年衣粮、特支、交通大约需要五十贯;养一名厢军约费三十贯乡兵与蕃兵约费一十五贯。这都是必须的开支每年还都有特殊的支相。去年的军费总计五千三百万贯。”
“那就是说将近七成的收入都被充作了军费。”赵桓喃喃自语道:“今年今年的日子不好过啊!”
提到钱张邦昌愁眉不展道:“由于金兵南下河东路、河北东西路下属的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靖康志】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章 常日(一)〗地址https://wap.275b.com/42_420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