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谢(1/3)

关于吴少英未来的往向,秦柏也是考虑过的。

最理想确当然是留京。但以吴少英这样的背景,若想将来能走得更高一些,最好还是在处所上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吴少英在金陵几年,做得还不错,但金陵本就是富庶之地,他头上又顶着几重上司,哪怕有国舅府的面子,又有黄晋成撑腰,也只能说是做得不错而已,远远还提不上什么大功劳。这样的履历太过平常了,秦柏还是盼看这个学生能有更多表现机会的。

王复中是从翰林院出来,就直接成了侍中,多年来一直在御前忙活,根本没有外放的机会,估计将来也不会外放了。已故王二老爷就是很好的榜样,别看王复中如今的身份地位不一般,若论成绩,还真是有限的,只怕连进阁的可能都不会有。吴少英难得有外放机会,本人又有能力,将来完整可以走得更高一些。秦柏也就不盼看他从此留在京城做个闲官,一年一年地苦熬资格。

若是外放,那又有另外几种选择。

若是留在金陵或江南一带,那是吴少英做了五六年官的处所,不但熟悉当地民生,就是官场上的人脉也都是现成的,自然能如鱼得水,但毛病也很明显,那就是不轻易出成绩,说不定还是这么波涛不兴地一任一任做下往,稳当是稳当了,却也缺了历练,履历的份量也不够重。

秦柏倒是感到,吴少英完整可以在直隶、山东一带,寻个不大不小的散州,做个从五品的知州,官职不大,却可以独当一面,也算是少了制肘。若是这散州还有些盐碱地,那就更好了。赵陌在封地研究了几年,已经拿出了不少治盐的成果,固然已经献给了朝廷,但天子与内阁总要命人先择地实验上两三年,确保没问题了,才好慢慢推广开往,时间上快不了。但吴少英要是能做一任知州,在辖地中直接推行治盐,便是他身为处所官的职责。做出功劳来,百姓能受益,他的履历表上也更好看些,想要破格升上知府之位,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么?

也许这么一来,吴少英要过几年清苦辛苦的日子,但他将来的前途却会更顺利,也有机会走得更高。秦柏感到,这比回江南富庶之地持续为官,要强得多了,受到的束缚也能少些。

吴少英本来还想要回金陵往的,听到老师这么说,也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道:“不拘是什么处所,哪怕是清苦些呢,只要能在处所上做出成绩来,学生就没什么可畏惧的。当初学生往金陵,是为了方便照看老师家里人,如今秦家也出了好几个秀才,不怕处所上的人欺负了,谦哥儿也渐渐长大,读书明理,学生是否留在金陵,都是一样的。既如此,老师感到学生该往哪儿,学生就往哪儿。直隶可能有很多人想争,那就往山东吧,又或者……回西北也成。那边离学生老家还更近些呢。”

秦柏笑道:“回西北往做什么?气象水土都跟肃宁相差太远了。广路是在肃宁做的实验,研究出来的方法,也最好在气象水土相近的处所使。直隶和山东就是最合适的处所了,实在直隶更好,离肃宁更近,若有什么不明确的,直接打发人往广路那边问往,也极方便的。”

吴少英又沉默了。他不是很甘心留在直隶。山东好歹离京城远一些。

秦柏看出了几分,不明确他为什么不想留在直隶,还打趣说:“怎么?你是怕直隶离京城近了,你师母会追着你问你娶媳妇的事儿?”

吴少英忙道:“怎么会呢?老师多心了。直隶……毕竟离京城近,只怕有很多官员都盯着呢。学生是担心,老师为了学生打点官职,欠下太多人情,那叫学生如何过意得往呢?”

秦柏笑道:“这有什么?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咱们不往争那些富庶的处所,只挑中下的穷州,你还怕别人会跟你抢不成?若真有人连这样的处所都要抢,他背后的靠山也就谈不上需要我欠太多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日出东南隅】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谢〗地址https://wap.275b.com/59_59162/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