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姗姗来迟的第一次(2/3)

“老爷,您还没系腰带呢。”侍女赶紧提醒他。

“呃……”赵二爷只好尴尬的站住,难掩紧张之情的问道:“儿子,为父不会捅娄子吧?”

毕竟是人生第一次,难免忐忑啊。

“父亲加油。”赵昊笑眯眯的举臂为他打气道:“你已经是个成熟的知县了,一定行的。”

至少卖相极佳,皇室专供,长公主严选认证,。

~~

难得一闻的击鼓声,也惊动了衙前街的行人,昆山百姓纷纷涌向县衙看热闹。

不是说昆山乃和谐社会,没有争讼,而是等闲百姓诉讼,很难采取敲登闻鼓这种激进的方式。倒不是他们不想,人总是希望在告状时闹得越大越好的。

但就像皇宫外有专门的登闻鼓院,以防阿猫阿狗胡乱敲鼓一样。县里也在八字墙前设有一道栅门,老百姓根本就进不去,如何敲得到鼓?所以他们有什么冤屈,只能老老实实隔着栅门递状纸,衙门里当然几年听不到一声鼓了。

俞闷早得了吩咐,今日打开栅门,放老百姓入内听审。没多会儿,大堂前的月台上,就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后堂云板一响,范大同高唱“大老爷驾到”声中,头戴乌纱、身穿六品官袍,双手搭在乌角带上的赵二爷,在公孙策……哦不,吴承恩的陪同下,威风凛凛踱步上台,在大案后端坐。

“给老父母磕头了!”不待官差吆喝,百姓便齐刷刷下跪,高声向他们敬爱的赵二爷问安。

“好好好,诸位快起来。”爱民如子的赵二爷,满脸都是慈祥的笑容,习惯性的拉起了家常。“怎么今天都有空过来啊,早饭吃了吗?”

“咳咳……”立在他身后的吴承恩赶紧咳嗽一声,小声提醒他道:“大人,升堂呢。”

“哦哦,咱们改天再聊,本官先办正事儿。”赵守正收回目光,在大案上找了找惊堂木,一手捻住袖口,一手试探着拍了一下。

“太轻了……”吴承恩这个汗,心说您这点豆腐呢。

‘啪’得一声种响,赵二爷高声道:“升堂!”

列成两班的衙役们,便一起往地上杵着水火棍,“威……武……”

那雨点般的木棍击地声十分瘆人,堂上堂下很快针落可闻。

“堂下何人击鼓?!”赵二爷终于喊出了,他已经在梦里练习过很多遍的这句台词。

“回大老爷,是本县的老绅士郑若曾郑相公。”衙役赶紧唱喏禀报道。

“哦,是他老人家,快快有请。”赵守正一抬手。

“请郑相公上堂。”衙役高唱一声,郑若曾便拄着拐杖,在儿子的搀扶下,颤巍巍上堂而来。

“学生拜见老父母,唐突无状,罪该万死!”郑若曾说着便要跪地。

“使不得使不得,一鸾,快扶住你父亲。”赵守正赶紧免礼看座。

且不说郑若曾有生员功名,见官免跪,单说他辅佐胡宗宪抗倭,劳苦功高,归乡后又热心桑梓,拖着老迈之躯,为县里的救灾事业奔走,赵二爷也得给予礼遇。

郑若曾谢过老父母,在搬来的杌子上坐定。

赵守正才发问道:“不知开阳先生击鼓所为何事?”

“回老父母,鸣冤!”郑若曾慨然道。

“你有何冤屈啊?”赵守正正色问道。

“不是老朽的冤屈,老朽是替一位姓褚的壮士鸣冤!”郑若曾说着掏出状纸,让儿子代呈,又将案件经过讲述一遍。

“哦,竟有此事?”赵守正果然不知情,回头看向自己的随堂师爷。

“回大老爷,是有这么个案子。”吴承恩忙拱手道:“但您不是发布告说,因河工工期太紧,一应诉讼押后,待下月再问吗?于是便把这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小阁老】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一章 姗姗来迟的第一次〗地址https://wap.275b.com/70_70078/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