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垂钓空山(2/4)

”且不说笃侯省下一张底牌在战略层面的意义。对于南疆百姓来说,身镇祸水者,武安侯姜望也。这是既定的事实,也是他们认可的真相。制于其它,并不重要。共识已经形成,你在南疆的威望无人能及。”苏观瀛道:“还是说,武安侯身在其位,却不愿承其责?”

这人真是厉害。

在今日之前,姜望只对苏观瀛的履历有个大概的了解。

苏家曾经也算高门,不过自她爷爷那一辈就已经衰落。她父亲更是战死海疆,就此大厦倾塌。

苏观瀛自小养尊处优,很受呵护,可谓十指不沾阳春水。长于女红,性喜栽花,好诗,好词,好美玉。

她的父亲战死之后,一切就变了。

良辰美景,皆成奈何。

她放下花剪针线,提起旧甲战刀,从那以后长驻海外。

自谓“二十岁之前,不识人心。二十岁之后,识遍人心。

二十五岁那年,在决明岛反击战里一战成名。

后来历任吏部大夫、静海郡郡守、万妖之门后平陆城城主在每一任上都有亮眼的实绩。

四十三岁那年,再赴迷界,手刃海族真王,方报了父仇。

她虽然走的是官道,但她是成就当世真人之后,才当上的朝议大夫,而不是当上朝议大夫之后,再成的真人。

虽然这两者在战力表现上没有太大差距,而且她也一样要受官道约束。但这足以证明,无论政务还是修行本身,她都具备惊才绝艳的天赋。

而今日之后,苏观瀛这个人便在姜望这里、从一份漂亮的履历,变成一个真实的人。

一个面容柔婉,实质上意志坚定,且极能贯彻自身意志,达成既定目标的人。于官道而言,政纲即道途,政务即修行政治资源,即是修行资粮。

南夏初定,谁能不动心思?

齐国朝议大夫有九位,兵事堂统帅有九位,在加上未能补入两正堂、却仍然有着巨大影响里和才能的人物,如东华学士李正书等,有资格角逐的超过双十之数。最后总督南夏、把握这份巨大政治资源的,却是苏观瀛。

面对这样的人物,你拿什么抗拒?

姜望有些头疼,但也只能问道:“不知这南疆官考,都考些什么?”

苏观瀛满意地道:“文考武考并行,文考策论,武考修行。除非有某一科特别优秀,不然都要文武皆过,才算是过。评优定品,裁撤庸冗,这。xs

对于往后竖立自己的政纲,推行自己的政见,有莫大的好处。

苏观瀛这简直是在送好处!

但对姜望来说,他虽身在官场,却并不依靠官道。迄今为止他一身修为,都是靠自己苦修所得。

现在完全投入官道,固然可以得到相当惊人的修行帮助,大大提高洞真的可能。他日想要脱离之时,也势必要煞费苦心。他不取也。

倒是武安侯这个爵位提升的修行帮助,不需要靠政务来维系。只要一日不去爵,就能借用国势修行一日。

当然,借用国势修行这种事情,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因果。将修士本身的道途,与国运连在一起。

当初齐夏大战,武王姒骄请动南斗殿长生君出手,据说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以国势相借十年,助其修行。其实就是举夏国之力,供养真君强者,让一位衍道修士吸十年的血。

也不知长生君是有什么切断国势因果的独特法门,可以只享其利,不担其责应该也需要夏廷的配合才是。若非到了社稷存亡之机,姒骄怎么也开不出这等条件来。

回到南疆官考这件事情上,姜望根本无心经营什么门生故吏,纵然天下织网,举朝近武安,他不走官道修行,又有何用?那些都是重玄胜所长,而他只觉得太过麻烦,平白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赤心巡天】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六章 垂钓空山〗地址https://wap.275b.com/77_77454/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