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针锋相对(2/3)

一旁的李邦华和周师爷,旁观者清,都听出了赵无忌话语中的强词夺理,李邦华心里暗自担忧,周师爷则不打算跟此事有任何牵扯,闭口不言。

周师爷今日前来福建的任务是洽谈修路一事,没必要节外生枝。

“更何况,”赵无忌继续说道:“此事本官早已上奏皇上,请皇上定夺,想必皇上一定会答应本官的请求,由本官出面,组织此地的团练练兵一事。”

李邦华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既然赵无忌已经给崇祯上了折子,这事就好办了,此举既说明了赵无忌的光明正大,也为此事找到了解决之道。

崇祯若是同意,赵无忌自然就是遵旨而行,谈不上什么谋逆谋反,崇祯若是不同意,看赵无忌的模样,他也不会继续坚持下去。

只不过以崇祯的性格来看,李邦华很难相信崇祯会同意此事,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

萧奕辅此刻也回过神来,当即阴阴一笑,道:“哦,是么?这却是巧了,本官也是早已将此事禀明皇上,想必当今皇上,一定会答应本官的请求。”

场面一度十分的冷清寂静。

赵无忌和萧奕辅,两人各不相让地冷冷对视。

气氛紧张,两个人也都没有让步的打算。

对赵无忌而言,他是主动的一方,而今是崇祯十四年,再有两年多的时间,便是历史上李自成杀进北京,推翻大明政权的日子,到时定会天下大乱纷纷,英雄群起,逐鹿中原。

在此之前,赵无忌必须尽可能地扩张自己的势力,以应对将来的大变局。

施琅事件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通过刺杀施琅的后续,逐步扩大自己在福建的影响力,乃至于慢慢地把这个地方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这是赵无忌早在刺杀施琅之后,有感于此地百姓的困苦无靠与少部分缙绅富豪的奢侈无度,而产生的念头。

大明官场如此糜烂 ,百姓深受其害,难道就一定要等到清兵到来,杀得百姓民众血流成河之后,自己再来驱除鞑虏,重整旧河山么?

为什么就不能抢先做点什么,让百姓民众受到的损害更小一点呢?

而福建这个地方,向西与广东接壤,向东则连接江浙,北上则是大明的粮仓,湖广之地,此外郑家在这里也有不小的势力,可以成为赵无忌重要的助力。

是以对拿下此地,赵无忌可谓是志在必得。

但经略福建,赵无忌并不准备纯粹使用武力征服,这代价太高,也不现实。

赵无忌打算以政治力量为主,武力为辅,如春风化雨般,慢慢将这里掌控住,将这里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赵无忌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在这里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可以听从命令,如臂指使的军队。

只有在强大军队的护卫下,赵无忌才能放心地去做下一步他想做的事。

站在赵无忌对面,同样面色如冷铁般坚定的萧奕辅,此刻也已没有了退路。

他是福建的最高长官,替天子主政此地,他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他又如何能容忍在自己的地界之中,出现一股不受自己控制的军事力量?

更何况以他对赵无忌的了解来看,此人所图甚大,他的目标也不会仅仅满足在驻军于此,面对赵无忌的咄咄逼人,他本能地要做出自己的反抗。

更何况,组建团练之事,意义非常重大,他也是一定要掌控住此事的主导权。

一旦失去此事的主导权,那些出资募捐的缙绅们,势必会对萧奕辅的威信产生怀疑和动摇。

在这些人面前,萧奕辅也不能退,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他对福建的掌控力度就会被大幅削弱,而赵无忌则能趁机大大增强他在福建的影响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力挽狂澜】最新更新章节〖1031.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针锋相对〗地址https://wap.275b.com/7_7208/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