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造舰设想(2/3)

盗的对手?朝廷连官军水师都不重视,更不可能关注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工匠们,他们这些工匠几乎就是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自从来到青州府,宝船厂的这些造船工匠,感觉就像是从地狱里飞到了天堂,老树焕发第二春,刚到青州府,便收到了每人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归庄归公子还宣布,按赵大人的吩咐,你们这些工匠都是最宝贵的财富,薪水一律按每个月四两银子给付,这在此时的大明,已经属于相当高的高薪了,当初赵无忌自己做神木县知县的时候,朝廷发下的薪水,一年才不过四十五两银子,算下来一个月不到四两银子收入,还没现在这些工匠高。

短短的四个月,孙老四亲眼看到了发生在老兄弟们身上以及自己身上的变化,有了几十两银子进账后,这些工匠们终于能穿的起新衣服了,每天家中的餐桌上也出现了猪肉和羊肉,不像以往那样一年到头桌子上摆的都是鱼,孙老四觉得自己这辈子吃鱼吃得够够的了,他现在一看鱼就想吐,所以自从来到青州府后,他每天不是吃肉就是吃菜,吃蛋,就是不吃鱼。

并且赵大人还非常体贴地为他们免费了宽敞明亮的住房,龙江宝船厂的工匠们,与那些看到广告宣传,从大明各地来到这里的优秀造船工匠们一起,每户都分到了一套住宅,一般都是两间正房,两间厢房,此外还有柴房和厨房,前后还有院子的大宅子。

孙老四的儿子今年快四十了还是光棍一根,没有娶亲,如今父子二人加上奖金,手头一共攒了快一百两银子,孙老四准备过些日子就去找媒婆给儿子物色新媳妇,让儿子早日成家,自己也好早日抱上孙子,告慰列祖列宗,也算了结了自己最大的一块心病。

看着孙老四笑眯眯的思绪不知飞到何处的样子,赵无忌感到有些奇怪,他轻咳一声,问道“孙老,这些舰船何时能够服役?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能造好?”

孙老四一个激灵回过神来,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憨笑道“这个,嗯,很快,大家如今干劲十足,只要人手和材料到位,用不了一年,也就半年多吧,大概到秋天,舰船就可下水。”

这么快?赵无忌不禁吃了一惊,“这,孙老,有这么快吗?”

孙老四哈哈一笑,“赵大人放心,不是小老夸口,就以造船来讲,无论是倭国,弗朗机人,还是朝鲜,水平都距我大明相差甚远,半年时间不算快,南方的船厂,造舰周期都是半年,现在的宝船厂一不缺人二不缺钱,半年时间应该差不多。”

赵无忌默然不语,虽然由于眼光的局限性,孙老四把欧洲人的造船水平看得有些低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时代,大明的造船水平不说独步天下,起码也是在不落伍于世界水平的。

而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那支远渡重洋的大明特混舰队,才是当时无敌的海上霸主,汉,唐,明,宋四个朝代时,华夏的海军都是世界最强的水平,而以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最为鼎盛。

想起后世,得知国产航空母舰成功下水的消息后,局座不禁潸然泪下,说“我们受了多少窝囊气,才有了今天。”自满清以后,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华夏的海军日益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近代史几乎就是一篇挨打史,谁又能想到,早在几百年前,郑和的那支庞大舰队,曾吓傻了多少所过之处的居民百姓,当时的那支大明特混舰队,可以这么说,就是当时欧洲国家所有的舰只加在一起,也不是大明舰队的对手,没错,郑和舰队就是这么强大。

据史料记载,"其所乘之宝舟,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这么大的船,就算跟后世的轻型航母相比,估计也差不了多少了。

郑和的宝船,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乘坐的圣玛利亚号,至少大了十多倍,圣玛利亚号在郑和的巨大宝船面前,渺小的就像一艘救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力挽狂澜】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一十九章造舰设想〗地址https://wap.275b.com/7_720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