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要诛佞臣(2/3)

易会做出过激之举,行那造反之事。”徐时面有忧色地说道。

余懋学与黄道周听了,两人均也是皱起了眉头,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府手里没钱没粮,就无法赈济救灾,老百姓吃不上饭,要么饿死,要么就很有可能会造反,以求得一条生路。

“广西民间的开明士绅还是很多的,本官以为,号召各地的这些乡间良善士绅,捐粮捐款救助那些本地的百姓,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沉思片刻之后,按察使余懋学出声说道。

黄道周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说道“本官以为,这世间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乱匪,还是因为我等没有教化好万民百姓的缘故,试想,若是这些百姓们都懂了圣贤之学,通晓圣贤之理,心中自然便会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万万不可做,就算是饿死,又岂会去做那种无君无父的反贼?”

“本官以为,大人不妨下令各地学政,派出通晓圣人之学的士子儒生,参与到给百姓施粥赈济的过程,在赈济的同时,也顺便为他们讲授一些孔孟之道,让他们明白那些圣贤的道理,教化他们知书明理,也可使那些潜在的居心叵测之徒深感自己的错误,从而幡然悔悟,岂不是善莫大焉?”

徐时听了黄道周的话,先是怔了一怔,随即方才慢慢地点了点头,“黄大人此举,大有深意,将教化百姓融入到了赈济救灾之中,可谓是一举两得,大有深意,嗯,本官稍后便吩咐人,依照黄大人的办法,去派人教化百姓。”

黄道周摸了摸颔下的胡子,脸上并未因自己提出的法子被徐时采纳而露出喜色,他隐约地感觉到,徐时请自己和余懋学两人来此,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救助灾民这件事。

果然,徐时的脸色随后便转为凝重,看向两人说道“本官今日一早收到的消息,说道四川巨匪袁时中,统率流贼,号称十万,前来犯我广西,如今贼军正在攻打严关,守将胡彬星夜派人给本官送信告急,说道严关守军只有两千,只怕守不了太长时间,请本官速速派遣援军前去。”

骤然听到此事,余懋学和黄道周两人脸上齐齐变色,两人只是稍作沉吟,便明白了此事的严重性。

如今广西各地受灾者众,无数难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民怨沸腾,本就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

到时一旦被袁时中打进来,趁势突入广西腹地,这些难民到时候就会很容易被那些流贼所诱惑和挟裹,成为流贼新的兵源,扩大贼军的势力,使得贼军更加难以对付,到了那时,广西一地的局面势必将不可收拾。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袁时中率领的流贼堵在严关外,万万不能把他们给放进来。

余懋学皱着眉头,想了想便问道“徐大人,本官也曾看过朝廷的邸报,本官记得袁时中不是在重庆起事的么?如何又能千里迢迢,窜到了广西这里?”

徐时听了,叹了口气,道“流贼流贼,着重就在一个‘流’字,本官想来,这股流贼应是从四川,穿过了湖广边境,而后来到了我广西。”

他转眼望向黄道周,问道“黄大人,你是都指挥使,兵事问题,本官只能问你,而今流贼犯境,又该如何是好?”

黄道周听了,顿时便是眉头紧锁,垂下眼帘凝思了起来,半晌没有说话。

徐时见了,脸上忧色更重。

余懋学眯着眼,想了想,开口说道“本官听闻,钦州伯赵无忌正在前来此地的途中……”

此言一出,徐时与黄道周两人俱是一惊,黄道周当即问道“那个佞臣来此何干?”

余懋学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本官却也是不知,乃是灵山知县邓廷来信告知本官的,说道赵无忌率领四百骑兵,路过灵山,说是要前来桂林府,至于所为何事,赵无忌没有说。”

黄道周听了赵无忌的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力挽狂澜】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四十八章要诛佞臣〗地址https://wap.275b.com/7_720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