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第九百零八章祭奠忠臣(2/3)


小太监急忙上前,将范志完手中文书再度呈给崇祯。

崇祯打开方一藻的奏折,里面开始的内容和兵部陈洪范所说的差不多,都是夏承德叛变,洪承畴被俘,清兵屠城等等,不过在末尾,方一藻提到,洪承畴如今已经被皇太极打入囚车,押往盛京城。

崇祯皇帝看到这里,这才明白为什么范志完刚才要阻止自己。

松山城破是在三日之前,三天的时间,足够清兵把洪承畴押回盛京了,显然赵无忌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去救回洪承畴的。

方一藻还在信中提到,洪承畴坚贞不屈,准备一死殉国,自从他被清兵俘虏之后,便开始绝食,茶饭不进。

此外,在信中,方一藻亦是说道,洪承畴在乘坐囚车,路过锦州之时,曾赋诗一首,并命老仆洪应安将书信送回大明,而清军大汗皇太极对洪承畴亦是十分尊重,并未阻止洪应安离去。

将方一藻的奏折放在一旁,崇祯皇帝急忙打开第二份书信,只见里面只有一张纸,仔细看去,却正是洪承畴的笔迹。

“万里愁云压槛车,封疆处处付长嘘。王师已丧孤臣在,国土难全血泪余。浊雾苍茫就死地,慈颜凄惨倚村闾。千年若化辽东鹤,飞越燕山恋帝居。”

崇祯看了,情不自禁便流下了眼泪。

忠臣啊,难得的重臣啊,不但一心绝食求死,还希望自己死后能化为辽东的飞鸟,飞越燕山,前来京城看望朕。

如此忠臣良将,居然被鞑子所执,深陷死地,这当真是我大明王朝的惨重损失啊。

崇祯一面用手擦拭脸上的泪水,一面用颤抖的手,将手中书信放下。

片刻之后,强自稳定了心神的崇祯皇帝,颤声向范志完问道,“洪卿既然派遣老仆送信给朕,他可曾让此人给朕带些什么话么?”

范志完听了,摇了摇头,崇祯顿时便觉得有些失望。

“不过洪家老仆洪应安说道,他家主人‘义不受辱,骂贼不屈’,在他离去之后,便被愤怒的清兵给千刀万剐处死。”范志完禀道。

“洪卿家!”崇祯顿时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望着北方悲呼了一声,泪如雨下,“洪卿此举,堪比北宋之文天祥,朕失洪卿,心如刀绞。”

随即崇祯便命人将方一藻的奏折和洪承畴路过锦州时写的那首诗,给众人传阅,众人看了,也都是眼圈微红,唏嘘不已。

想起洪承畴一向知书达理,深受国恩,他宁死不屈,最后被残暴的清兵杀死,以身殉国,实在是可悲可叹。

方一藻和洪应安都已经证实,洪承畴一心求死,绝食数日,一般人绝食,多半坚持不到第四五天,这么一算,如今已经三天过去,洪承畴就是没被清兵杀死,估计也被活活饿死了。

大殿之中,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因赵无忌取胜而带来的欢喜,随着洪承畴的噩耗传来,殿中众人的心情再度跌到了低谷。

“朕打算辍朝三日,并建立祠庙,开坛祭祀洪承畴,丘民仰,曹变蛟,王廷臣等忠臣烈士,不知诸位卿家,以为如何?”崇祯皇帝思忖了半晌后,开口说道。

崇祯此举,乃是希望借着祭奠忠臣良将的机会,重新凝聚人心,鼓舞起因松锦之败而低落至极的己方士气,此外,也有展示君王贤德,不负有功之臣的用意在内。

众臣对此也没什么意见,褒扬有功之臣,这是正理,谁也说不出什么,于是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随后崇祯又吩咐陈新甲,命兵部速速给赵无忌发去文书,督促其尽快去解围锦州,随即便宣布散朝。

散朝后,崇祯刚刚返回自己的御书房,便得到禀报,言道陈新甲求见。

片刻之后,陈新甲出现在了崇祯面前。

“陈卿家所为何事而来?”崇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力挽狂澜】最新更新章节〖908.第九百零八章祭奠忠臣〗地址https://wap.275b.com/7_720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