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第九百五十五章殊死搏杀(2/3)

份贵重,何必与其硬拼?如今敌军凶悍杀至,我等不妨暂且撤退,较为稳妥。”

“更何况我方援军正在不断向着此处增援而来,眼前明军已是瓮中之鳖,迟早束手就擒,大汗何不稍退一步,以避敌军之锋芒?”

望着来势汹汹的明军,范文程和孔有德皆已有了惧意,但又不能丢下皇太极先跑,是以两人竭力想要说服皇太极撤退。

望着前面竭力支撑,且战且退的马福塔等人,又看了一眼正在奋勇挥刀,向着自己这个方向冲杀过来的赵无忌,皇太极沉默地注视着势不可挡的明军士卒们。

熊熊跳动的火光,映得皇太极的脸色也有些阴晴不定。

“大汗,赵无忌有一把射程极远的火枪,大汗定要小心,以防其故伎重演。”一旁的侍卫索尼亦是上前禀道。

赵无忌当初用47打断了皇太极的一根胳膊,此事一直被皇太极视为奇耻大辱,是以索尼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地提醒一下,并不敢多说。

望着远处的滔天大火,以及在火光中杀气腾腾向着这边冲来的明军,一股强烈的愤怒之情猛然便在皇太极的身上迸发了出来。

沉默中的男人突然爆发。

唰的一声,皇太极抽出了那把努尔哈赤遗留下来的宝刀,用右手将其高高举起。

“父汗当初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披坚执锐,打下偌大一片江山,朕虽不才,但岂能临阵而退乎?”

“取朕的龙椅来!朕哪里也不去,哪里也不走,朕就在这里,看一看究竟是他赵无忌厉害,还是朕的女真勇士更胜一筹!”

“父汗的在天之灵,定会保佑我等,取得此战的胜利!”皇太极举着宝刀,厉声喝道。

“今日朕就在此地,坐看女真勇士们破敌!”

满清在发展初期,之所以能屡战屡胜,这和他们始终选举最强者做他们的首领有很大关系。

就拿努尔哈赤来讲,当初他曾经带着三个手下,奋勇杀向敌军的八百士卒,结果最终大胜而归,从此威名远扬,能以四人击破八百人,可见努尔哈赤的悍勇。

而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也确实是以军功,而不是什么别的因素,得到了满清众多贵族的拥戴,成为至高无上的大汗。

所以说清军这边实力最强的战将,既不是多尔衮,多铎,也不是第一勇士马福塔和战死在归化城下的鳌拜。

清将中战力最强者,其实正是皇太极。

当皇太极表明绝不撤退的决心,且又亮出了努尔哈赤曾使用过的宝刀以壮气势后,立即便稳定住了原本有些慌乱的清兵军心。

大汗一步未退,可见明军攻势虽猛,但局势并非不可收拾,我等更是无需慌乱,只需听令即可,这便是大多数清兵士卒心中的想法。

兵是将之威,将为兵之胆,尤其是在古代的社会,优秀的主将确实可以弥补手下士卒的弱点,指挥一群弱旅,战胜强大的敌军。

如果作战时主将先害怕了,那士卒们有样学样,也会跟着害怕,这样的话在战场上就很容易失利。

就拿松锦之战来说,明明是大明的军队在局面大占优势,兵多将广不说,武器弹药也极为充足,但就因为这些总兵们起了畏惧之心,不敢跟清兵硬拼,提出突围撤退的主张。

而在突围过程中王朴更是率先逃跑,这直接导致了十五万精锐士卒的全面溃败。

从小便跟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临敌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皇太极,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打仗就是掉脑袋的事情,一点风险也不想冒,力求稳妥,那最终只能是战败,被敌军杀死。

两强相逢勇者胜!

所以皇太极不但不后退,反而当众宣布要坚守在这里,又拿出努尔哈赤的宝刀来鼓舞士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力挽狂澜】最新更新章节〖955.第九百五十五章殊死搏杀〗地址https://wap.275b.com/7_720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