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第九百六十八章辽东大计(2/3)

位忠臣强将放在辽东无所事事,实在是有些太过浪费了,是以臣以为,留祖大寿与吴三桂两人驻扎于此,也就够了。”

陈演话音刚落,便感觉有一道如钉子般的锐利目光,狠狠地在后面扎到了自己的身上。

不问可知,这一定是那被财政亏空弄得快要疯掉的李待问李老头干的。

有些心虚的陈演急中生智,急忙继续说道:“不过老臣以为,辽东苦寒之地,向来无甚产出,守住此地耗资甚巨,而所获极小,钦州伯所言放弃锦州,宁远等地,亦是也有可取之处。”

“臣以为,我朝既然已与满清议和,此地便也无需部署太多兵马,在关外保持三万人的兵马,已然足够,而锦州等地却也无需放弃,只需分兵驻守即可。”

兵部尚书陈新甲终于有些忍耐不住,急忙上前一步禀道:“皇上,满清狼子野心,不可轻信,若是他们背信弃义撕毁盟约,三万兵马,可是抵敌不住那些如狼似虎的鞑子。”

陈演回过头来,望向陈新甲,微微一笑。

“陈阁老勿忧,我朝尚有勇冠三军的猛将吴三桂,老夫以为,可命吴三桂率领重兵,镇守山海关,而命祖大寿率领少量人马,驻守关外宁远,锦州等城。”

“以吴三桂之骁勇,山海关之险峻,鞑子便是背信弃义,突袭我大明,想要攻破山海关,至少也需一年半载的时间,若是鞑子撕毁盟约来犯,皇上正可急命钦州伯速速挥师勤王,到时钦州伯亲率大军前来,定可一战而平辽东,攻破盛京,铲除掉我大明的这一心腹大患。”

“不知陈阁老以为如何?”陈演笑着问道。

陈新甲听了,心中不由得也是一动,觉得陈演说的也有些道理。

清兵围攻锦州,花了一年时间都没能攻下,就算只在关外留两三万兵马,守住城池,也已足够。

到时就算赵无忌不在辽东,清兵想要尽破锦州宁远塔山杏山等四城,杀到山海关下,至少也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朝廷完全可以调遣赵无忌率军前来勤王,有黑旗军出征,到时没准还可以因祸得福,一举统一辽东。

想到这里,陈新甲于是便也不再多言,退了下去。

“皇上,如今流贼李自成,张献忠十分猖獗,四处流窜劫掠,荼毒百姓,皇上何不命钦州伯率领得胜之师,返回讨贼?以钦州伯麾下兵马之战力,剿灭流贼,应是轻而易举之事。”礼部尚书蒋德景出列禀道。

让赵无忌去剿匪?崇祯听了,心中当即一动。

思忖片刻之后,崇祯摇了摇头,“杨文岳主持剿匪,颇有成效,临阵换帅,恐伤功臣之心,更何况赵无忌在辽东苦战一场,力克强敌,此刻也是士卒疲敝,朕的意思,让他暂且先休整几日罢。”

蒋德景皱了皱眉,却也只得躬身谢恩告退。

赵无忌此番立下大功,又有传言多尔衮要以王位引诱赵无忌归降,所以这番得胜后,论起封赏来,赵无忌最少也要从伯爵升一级,升到侯爵。

侯再往上升,那就是王了。

暂时崇祯还不想给赵无忌封王。

崇祯与众臣又商议了一番之后,最终以陈演的意见为主,也采纳了赵无忌的部分建议,那就是不在辽东留下如以往那样大量的兵卒,而仅仅以目前祖大寿和吴三桂手中的三万士卒为主,镇守辽东。

原宁远总兵吴三桂转任山海关总兵,拱卫京师,而原山海关总兵马科则被任命为宁远总兵,祖大寿的锦州总兵一职不变。

同时崇祯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便是不再补充战争中损失的兵员,也算是另一种变相的精兵简政,原本辽东兵马号称数十万,如今骤然被缩减到三万,从此以后,几千万两的辽饷,至少可以缩减一半多。

朝廷财政的压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力挽狂澜】最新更新章节〖968.第九百六十八章辽东大计〗地址https://wap.275b.com/7_720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