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剑问北燕 264.虎归深山(六)(2/3)

央双手持刀的郭云松,就仿佛是海浪当中一块固执的礁石那般,任浪头如何汹涌绵密,都不能令他产生任何动摇;敌人血管飞溅出那甜到发腻的血腥味,溅入口中之后弥漫出一股浓重铁锈味,都令郭云松感到松弛、感到温暖。这种感觉也彻底激发了他衰老的躯体、化为一股股难以名状的力道,供他肆意驱使,也驱使着他可以把那柄令人望而生畏的白虎大刀、舞动的虎虎生风,斩尽一切敢于直面冲向自己的闽江水贼。

随着死在他刀下的亡魂越聚越多,郭云松的身子也逐渐开始发热;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行伍、又是一名战功赫赫的顶尖战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体机能已经彻底舒缓开来!

重新适应了战场节奏的太白飞虎,开始架着手中兵刃,向敌军缓缓推进;白虎大刀所到之处,无论是那些形态各异的长短兵刃,还是怪叫着飞扑而来的送死鬼,全都被他转腰沉肩卷起的刀锋、斩为一缕缕风中飘扬的柳絮。

那些没有真正经历过疆场血战的人,即便平日里再悍不畏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便找到行至有效的杀敌方式。所以纵使这些人豁出性命不要、能给郭云松带来的所谓麻烦,也仅仅是那一蓬蓬需要侧头避开的鲜血、与需要抬腿迈过的尸体罢了。

其实单从训练场上的表现来看,整训过后的新丁,与那些老兵之间的差距并不会太大;二者真正的差距,是直到战后清点伤员之时,才会明明白白的显露出来。新丁战死与重伤的几率,要远远超过老兵的数倍乃是十数倍;虽说双方同样都是上阵杀敌,可把一个孔武有力、在老家还学过几年武艺的新丁、与一位形如枯槁、面容猥琐的老兵,同时丢在战场上任其自生自灭;即便来上个一百回,活到最后的也一定是那位毫不起眼的老兵。

导致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就被人统称为战场经验。所谓的经验,其实也就是在战场上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所采取的瞬间处理方式。新兵上阵,大半都会由于兴奋或恐惧等心理因素,导致暂时关闭了某种用于接受危机信息的身体感官;可能是在人吼马嘶的杂音之中,忽略掉脑后传来的恶风呼啸;可能是由于杀的过于兴奋,冲出了己方阵线的最前沿,导致落入敌军重重包围之中;也可能是把军鼓与将令传递的消息抛诸于脑后,导致己方兄弟都已经后退诱敌,只有自己还杀的热血沸腾,变成茫茫人海当中的孤军;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地上那些不起眼的尸体兵刃绊倒,被无数双大脚或是马蹄活活踩踏致死……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人命也变得不再那么宝贵;就连那些纵横江湖、天下无敌的高深武艺,也同样无法起到任何作用。曾经也有不少江湖人选择披甲上阵,指望通过杀敌建功这种方式,来获得极高名望的武林新锐;他们其中有人是真的本领高强,也有人只是没见过天高地厚的生皮;还有人只是借着来边疆转上一圈的机会借机镀金的大户子弟;然而那漫天飞来的箭雨、不知何时突然递出的一杆长枪,可绝不会因为你是哪家门派的少侠、哪位大员的膝下独子而绕道行驶。

战争,就犹如一个不停旋转的绞肉磨盘,任何胆敢靠近它的生灵,都会被无情的卷入其中;生死大事也犹如无根浮萍,一切都只能听凭天意。

一旦战团某处出现了过于鹤立鸡群的杀神,凭着手中过硬的本领生生杀出了一片空白之后;哪怕这位战神下凡一般的人物是己方友军,可那些百战余生的老兵也立刻就会有多远跑多远、有多快就躲多快!木秀于林,则风必摧之,哪怕是最昏庸的指挥官,发现这种情况之后也会吩咐自家的弓弩手,立刻为这位战神降下一场遮天蔽日的箭雨!

往往在战场上个人能力越是突出,战死的速度也就越快!

不过老兵郭云松敢于触犯战场大忌,也有他手中这柄白虎大刀的缘故。这柄犹如门板一般宽厚的大刀,是诠释刀背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马过江河】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章.剑问北燕 264.虎归深山(六)〗地址https://wap.275b.com/7_769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