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年代(2/3)

‘精’巧。”

“咱们中国人从来不喜欢单一的东西,瓷器也是如此,比如唐代的三彩,宋代的双‘花’彩,都是如此。像青‘花’釉里红这样的搭配,不但取长补短,而且两者相互衬托,更显得美丽动人,让人观之心动。”程东喃喃道。

“怎么你们形容的和美人一样?”盛川疑‘惑’不解。

程东笑着解释道:“小川啊,这话你还真说对了,自从明代中后期釉里红失传之后,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看了书中的记载,格外喜欢釉里红之中瓷器,于是吩咐宫中的匠人研究探讨,要他们恢复釉里红的制作工艺。康熙皇帝曾经亲口说过,观古书之文字,形同美人,让人心实慕之。”

“也就是说,失传已久的釉里红,在康熙朝就重现现世?”盛川问道。

“不错!”程东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能够为雍正和乾隆两朝成功制作出青‘花’釉里红奠定基础不是?”

“如果说康熙朝的釉里红不过是初步形成,那么到了雍正朝,就可以说工艺圆满了!”胡信之喃喃道:“雍正朝的釉里红,成品的颜‘色’格外鲜‘艳’,而且成品率大大提高,造型又相当‘精’美,所以很多达官贵人都很喜欢。”

程东点点头,其实不用说古人,即便是今人,也颇多喜欢釉里红瓷器的。

釉里红这类瓷器,发展到清代,可以说已经和最初时候完全不同,工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看起来颜‘色’不会那么浓重。

再加上当时的匠人手艺非凡,描绘在釉里红胚体上的画作线条优美且独特,是以更多地吸引到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市井百姓的喜欢。

据传说,当时有一位姓柳的匠人,起初只是一个无名的画家,可后来在接触到釉里红瓷器之后,忽然深深地爱上他,并且专‘门’开始研究如何在釉里红胚体上下笔着‘色’,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而他的家族也一直从事为釉里红胚体动笔写生以及着‘色’的事情,并被皇帝赏识,进入宫中为官。

这虽然只是极个别的代表,但至少说明在清代前期,釉里红的生产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家族,也说明当时人们对它的喜爱和重视。

“小东啊!”盛老道:“既然你都开口了,不如确定一下,这观音尊究竟是清代哪朝皇帝时代的?”

程东看看刘正南和董华,见他们都冲着自己点头,于是道:“依我看,根据这观音尊的工艺和造型,大致无非是道光和咸丰年间的,可具体的,还要再细细看一番才能做决定。”

“好!”

此时小阿姨已经端着煮好的汤圆来到八角亭,果然是青‘花’瓷的小碗,每个碗里有四个汤圆,米白‘色’的汤配上圆鼓鼓的汤圆,煞是好看。

“美食美器啊。”董华称赞道:“还是盛老会享受。”

程东也颇为羡慕,这有钱人就是不一样,懂得品味生活,不像那些暴发户,就知道胡吃海喝,其实一点品味都没有。

盛老家所用的青‘花’小碗上刻画的是一副渔乐图,一位渔翁戴着斗笠立于船头,手中举着钓竿,眼睛看着水中颇有期待的样子。

这幅画很是传神,同时也很有意境。

程东笑道:“你们看加上碗中的汤,画上的渔船是不是像动了一样,就连那渔人,似乎也活过来了!”

胡信之笑道:“你倒是‘挺’有生活情趣的,不错不错,这样的‘性’子,活着不会太累。”

六个人说说笑笑,很快吃完了碗中的汤圆。

盛老道:“今晚请你们来,一是大家一起鉴赏这青‘花’釉里红观音尊,再者是让你们帮我鉴定一下这观音尊的年代,我老眼昏‘花’,很多地方也看不到,所以不敢确定啊。”

刘正南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都市之鉴宝人生】最新更新章节〖078年代〗地址https://wap.275b.com/81_819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