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庞贝古城”消失之谜(1/3)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 【关键词】十万古田,蝗灾,屠杀,移民

【摘 要】湖南城步境内的十万古田被学界称为“中国庞贝古城”的灾难性历史文化遗存,该地区的居民、城镇(寨)消失与明朝、清朝长期以来残酷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的政策有关,并不是在清朝咸丰年间突然蒸发的。古田城镇(寨)消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多次农民起义有紧密联系,它的神秘消失源于两次血腥屠杀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移民强迁行动。

湘桂边界的十万古田位于湖南省城步县汀坪乡和白毛坪镇交界处,南与广西资源县车田乡相邻,面积约9万亩(不包括广西55万亩古田区域)。笔者五年前随白毛坪中学团队,与该校的文史组、生物标本组、地理组等六个组,一道对十万古田进行为期一天的科学考察。

在中古田,圆形古城址、护城河、古驿道、废弃梯田、水渠等呈现在眼前。由于溪流纵横、遍布沼泽、海拨高、道路不便、苔藓密布,十万古田成了荒芜人烟的地方,是湖南省乃至全国罕见的灾难性历史文化遗存,堪称“中国的庞贝古城”。

偌大的十万古田古城、古镇(寨)、居民到哪去了呢?据现有官方观点与古田守护者易宁鸿介绍,据说是咸丰年十一年,该地爆发蝗灾和瘟疫导致古城消失的,“蝗灾说”实在匪夷所思。

笔者查阅了《宝庆府志》、《城步县志》、《永宁州志》等地方志,都没有城步、资源两县关于古田山区有大面积蝗灾的记录,又走访了离十万古田约20公里的白毛坪镇坳岭村、汀坪乡大河村村民,均无蝗灾的传说。

十万古田植被丰富,鸟类、蛙类繁多,又是“西伯利亚中国南澳大利亚”候鸟迁徒的通道之一,它们都是蝗虫的天敌。

蝗虫活跃在海拔700米以下平原或丘陵的干旱地区,大面积爆发蝗灾可能性很大,越干旱,蝗灾就越严重。而湿热的古田山区平均海拔1680米以上,一年中有200天以上均大雾天气,因而从生物学、地理学角度来说,“蝗灾说”显然不能成立。

笔者以为,古田!田居民、城镇(寨)消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明朝、清朝长期以来残酷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的政策有关。并不是在清朝咸丰年间突然蒸发的,相反与多次农民起义有紧密联系,古田地区城镇(寨)消失源于两次血腥屠杀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移民强迁行动。

从明朝朱元璋开国(1368年)到城步苗区“改土归流”(1502年),城步苗民地区及广西古田县1(洪武元年,改古县为古田县)成为了明朝的心腹之患,明朝多次调集大军实行镇压,见之于史书、方志的苗族起义(不包与广西古田农民义军协同作战的)叛乱多达十六起。

由于阶级矛盾加剧,与此同时,明朝全国发生了一百多次农民起义,包括城步境内的“蒙李”苗民起义、广西境内的五次农民起义(以覃万贤和韦朝威、韦银豹和黄朝猛领导的古田起义规模最大)。

据《武冈州乡土毒瑶种志》记载:明洪武四年武冈中州侗蛮杨清甫反。洪武二十四年武冈苗叛。永乐十一年武冈苗叛。正统元年横岭苗劫绥宁,正统十四年苗叛,新宁侗苗杨文伯应之。

景泰元年,苗寇占武冈,杨友遣绥宁县丞冯旺抚降之。景泰二年十一月广通壬微蝶阳宗壬微措反,诸苗复叛,陈友败于苗于武冈之千田。

景泰二年十二月,诸苗受微旨以众二千从蒙能攻武冈,总督王来,总兵梁瑶等连战破之,蒙能攻入广西称蒙王,景泰五年二月,蒙能率五万余人,浩浩荡荡打回黔东,屡败官兵。

景泰三年二月,蒙能攻打平溪卫牺牲,由芷江麻城苗族农民李天保继为首领,称“武烈王”,以城步长安坪、古田山为根据地,对抗明政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最新更新章节〖“中国庞贝古城”消失之谜〗地址https://wap.275b.com/82_8296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