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邀青年当家(1/2)
“青青,这位教授说的‘药方’,好象是给你们的?”
蓝家琳思路敏捷,很快听明白了“新城通”里讨论的内容,转头问着夏棘青。
她心爱的孩子扭头看向了窗外,“我的微信业务,并不需要他们的‘药方’,我也没找他们当过医生,他们这么做,有点儿自作多情!”
夏言驹笑言:“爸爸这会儿好象知道了:你为什么忽然扔下好好的业务,开车跑了两千多公里,到西南山区来追踪募集衣服的捐送情况。”
“爸!我就是想看看,和季陶然他们组织公益活动所服务的对象,看看执行的效果和后续的需求,方便继续组织活动。”
“呵,那不就是人家刚才在‘新城通’里分析的,个体和群体的问题。不说你这项公益活动是面向新城居民开展的、衣服是从新城居民那里募捐的,就是爸爸这两天翻看你的‘新城夜话’,好象每一条消息和居民群体都有关系?”
“就算他们是服务对象,可他们并非创意来源。”夏棘青捏碎了一块饼干,投喂窗外的,“各类消息和活动,是我和几个伙伴独立策划、采编和推送的,并不是社区群体提供的创意,最多和驻城点有一星半点的合作,也达不到融合的程度。如果真要象刚才那‘药方’一样执行,只怕你儿子以后会被驻城点管着,对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是一点儿自由都没了,想采集什么、想推送什么、想表达什么意见,难道还要向他们审请、获得他们批准?”
“可爸爸感觉,刚才他们说的对,你个人的创意再漂亮,如果有发展中的社区与群体脱节,只怕过一阵,内容固化或类似,居民的新鲜感没了,你的‘新城夜话’就推行不下去了。爸爸这两天翻看‘新城通’,感觉里面一个个问题都很新鲜。以你的头脑,后面可以大有作为。你说最近‘新城晓话’交给朋友在做,我看其中有一条,是帮助西南地区扶贫,进行土特产销售。这种好的活动,就算合上爸爸妈妈和你这几位伙伴的力量,只怕也没力量组织,不从群体出创意是受限制。”
夏棘青咬牙,“真创意枯竭,了不起,‘新城夜话’不要了,另外创推一个平台就是。”
夏言驹叹息,“还是这么孩子气!人家那扶贫销售土特产,和你策划募捐衣服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一致的,既然志同道合,干嘛不携手以进?”
夏棘青,“爸,您就别帮着他们说服我了,我实在不习惯被他们管着!
季陶然看父子俩争执,劝说:“线上讨论还没结束,这会团区委的负责人要发言了,我们再听听他怎么说。”
唐意初等杨晓翰合上笔记本,已举手要求发言。
“杨教授今天从高校实地调研的角度,对居民自媒体如何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层面的良好建议。我今天想就他们开出的‘药方’,与大家衍生讨论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另一个‘难题’——邀请咱们青年力量在社区当家,进一步参与治理过程。”
苏香正咬着一块饼干,听到这句,含糊而问:“夏大哥,人家没说要管理我们,邀请我们当家呢。”
夏棘青头也没回,“哂,邀请当家,怎么当法?”
屏幕中的唐意初似乎听到了他的问题,笑言:“青年群体很多人已步入职业领域,对行业工作相对熟悉,却对在社区当家没有概念,导致了基层社区治理年轻能量的缺失。那么,我今天就来说说,我们团区委在团市委的指导,希望采取一系列的行动,引领青年居民在基层当家。接下来,请大家看投影屏幕。”
唐意初用自带的电脑连通了投影仪,结合展示的数具开展说明。
夏棘青毕竟拉回了目光,看屏幕中连年上扬的增长数据,显示出近年来,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工作队伍里青年人员占比的大幅增长。
苏师傅对夏言驹夫妇感概:“你们不在国内,是不知道。前几年,楼组长、志愿者们都喜欢嘀咕,说年轻人在社区里可以算是‘隐形人’,他们除了早出晚归的回家,与社区邻里完全没有往来,有时候隔壁邻居都不认识他们;他们也极少关心和参与楼道、小区的事儿,可以说旁边的楼房被淹了,只要他们住的地方没倒,那就是不要紧的。有时候,我们也发愁,等老一批居委人、志愿者做不动了,以后楼里有个事、小区里有个需要,还有谁会出面呢?”
夏言驹概叹,“年轻人是得赶紧接上来!”
苏香妈乐呵呵地,“可这两年,我们渐渐看见了变化。先是老项叔他们连年招聘年轻人到居委会工作,现在你去居委会,可以看见一半以上是小年轻。从‘新城通’开始上线,里面就在不断地宣传、请关心小区、懂专业知识的青年人加入。我们小区今年预备的业委会候选人里,有三个是四十岁以下的。”
夏言驹听说,转头就看向儿子,“毛毛,要不你也参加选聘?”
“我不可能!”夏棘青直接否定,站起身来,去翻弄他的单反相机,“一则没空,二则如果我参与兑聘,就会吸引炮轰。”
苏香也接着苏师傅的目光,躲向季陶然身后,“爸,你可千万别找我!我也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不负韶光】最新更新章节〖第301章 邀青年当家〗地址https://wap.275b.com/84_8423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