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宦官势力插手做局(1/2)

韩文熙三人得到李香君传来的消息后,立刻就分头行动了起来,关系到以后海外贸易的分红,甚至能从这件事得到很多的好处,他们当然格外上心。[: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韩文熙坐着马车急急忙忙来到一座府邸,里面亭台楼阁美不胜收,仿佛是苏洲园林一般的雅致,而且面积相当惊人,纵然是大明的亲王府也不过如此。

权倾江南的金陵城守备太监韩赞周,此时正在花园里坐着看书,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白无须,人看起来很和蔼,背部稍微有点驼,有了不少的白发。在皇宫中久经历练的韩赞周,看着干儿子急匆匆的跑来,眼睛中有一丝疼爱的神色,他从小就入宫当宦官,也就注定没有后代子嗣,所以把韩文熙当成了亲生儿子对待。

明朝的宦官数量很多,据可靠的说法,有一万多人,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最底层的可怜人,命运凄凉的很。不要以为在皇宫是享福的,吃不饱穿不暖的比比皆是,混的好了,生病还能有大夫瞧瞧喝点药,混得不好,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

这么多人竞争那么几个职位,出人头地的只能是少数的幸运儿,从小太监熬到司礼监外派,并且是金陵城的守备太监,韩赞周所付出的代价,估计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惨痛。

韩文熙气喘吁吁的说道:“义父,根据陈清扬从监狱中传来的消息,曹家的人昨天晚上已经被宁波府衙门,派人秘密送到了应天府的监狱,而且朝廷的刑部右侍郎和刑部浙江清吏司郎中,还有浙江提刑按察使,今天下午就会赶到金陵城,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对方走个过场就把事情搞成铁案!”

韩赞周微微一笑,说道:“文熙,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总是改不掉这个坏毛病。每临大事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先静下心来,心不静就会判断失误,一子落错满盘皆输。”

然后说道:“薛国观为了曹家和海外贸易,看起来费了不少的心思,刑部右侍郎是他的门生,提刑按察使也是他一派的人,他的目的可谓昭然若揭,要是没有我们拖后腿,曹家和漕帮绝对难逃他的毒手,只可惜现在我们插手了,他的布局算是白费了力气!”

韩文熙皱着眉头说道:“义父,按照朝廷的典制您不能直接干预这种刑事案件,必须交由三法司来审理,如果做得太明显,就等于是向薛国观宣战,那只老狐狸向来一肚子阴谋诡计,做事毒辣的很,加上身为大明首辅深得皇帝信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赞成您和他发生正面冲突。”

韩赞周哈哈大笑,说道:“大明首辅的确位高权重,可这又如何,你把他想象的也太厉害了,内阁的权力是票拟,司礼监才是批红照准,难道他真的敢撕破脸和司礼监开战不成?何况这件事我已经飞鸽传书了内廷,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公公把此事禀告了圣上,即便我们有所行动,也是得到了天子的首肯,我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来的,远非你想的那么简单。”

又说道:“薛国观是仗着前首辅温体仁的推荐,才得到了万岁爷的器重,刚开始的时候言听计从宠信有加,可他那点道行照着温体仁差得太远了。自从他担任内阁首辅以来,由于内阁理财无方,朝廷现在的财政是入不敷出,加上他又给万岁爷出了个馊主意,强行向皇亲国戚募捐,为此逼死了武清侯李国瑞,万岁爷早就对他恨之入骨了,只不过暂时留着他稳定朝纲而已。”

韩文熙笑着说道:“既然薛国观已经失去了帝心,我们就可以借此发力了,海外贸易正是解决问题最佳的途径,可以为户部和内库带来大笔的银两,以前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但陈清扬的出现,一切障碍都消失了。义父,他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漕帮和船帮可以带给他运输和安全方面的便利,曹家可以提供海外贸易的通道和船队,加上两大商团对他信任有加,局面顿时豁然开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大导演】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三章 宦官势力插手做局〗地址https://wap.275b.com/84_845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