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收集情报(1/2)

第五天,蒋宋游览“郑板桥读书处”,蒋志清接着昨天“贫嘴”之骂辞故意引出话头:

“唉惭愧,惭愧,蒋某半生戎马征战,耽误了多少习读书的时间。后半生真想隐居于此,以郑板桥为楷模,好好读几年书。到那时,可免被宋女士骂‘贫嘴’喽……”

宋美龄会心地笑了。两人走到“郑板桥读书处”旁边的“别峰庵”门前时,宋指着庵门说:“大总裁隐居焦山读书,小女子愿在此庵带发修行,终生陪伴在大总裁身旁……”

蒋志清欣喜若狂,连问:“是吗?您不后悔吗?”

宋美龄坚定地回答:“永不后悔。”

第六天休息,蒋志清向宋美龄托出最后一桩心事:“不知宋老夫人对蒋某与宋女士之大事如何看待?”

宋美龄忍不住笑了,向蒋志清讲了“妈咪”的趣事那天接到蒋志清的邀请电话后,宋美龄有点犹豫不决。

宋老夫人主动发问:“蒋先生约你出去何处相见?”

宋美龄如实答道:“镇江焦山……”

宋老夫人略想想,突然欣喜地叫起来:“好好水赶快去。”

美龄不解:“妈咪,镇江焦山有什么好水?”宋老夫人答道:,→.≧.ne♂t“镇江古称‘京口’,‘金口玉言’嘛,蒋先生的婚姻承诺一定十分可靠。‘焦山’,如胶似漆。预示你们一辈子恩爱。岂不是好水?”

美龄忍不住反驳道:“妈咪,你弄镨啦,‘京口’不是‘金口玉言’之‘金口’。‘焦山’也不是‘如胶似漆’之‘胶’……”

老夫人十分固执地挥挥手:“一样一样,快去。”

这故事逗得蒋志清开怀大笑,他没想到陈布雷选择镇江焦山还有这一层深意,对联姻之事彻底放了心。

……

就在蒋志清与宋美龄焦山之后,戴笠所在的骑兵营奉令北上。因广州马匹不多,骑兵营包了一艘海轮北上 至上海,上岸后进驻南京军校。后则分成两队,一个队往徐州,一个队往苏州。戴笠被编入苏州队。驻扎在姑苏城胥闾之间营地。

1927 年夏,北伐战事推进到陇海路一线,战事暂息。骑兵营驻扎在苏州,休整待命。为庆祝北伐取得的重大胜利。骑兵们兴奋万分。有人提议:每人捐款2 块银洋。集中置办礼品,派代表到南京,向蒋校祝贺慰问。这个建议得到沈振亚、陈继承的首肯,并通过各队推派代表。

由于戴笠对此事特别热衷,亦被推为代表之一,并经他毛遂自 荐,代表们又公推他负责采办礼品。戴则突然提出到上海去,说他已打听到校已到上海。代表们不知就里。信以为真,就带着骑兵营生捐献的数百块“银洋”。 跟着戴笠到上海,住进大东旅社。一行人中大多数是第一次到十里洋场,唯有戴笠对上海相当熟悉。戴笠故作关心地对大家说:“你们初次到上海,各人可随便出去玩玩,见识见识。我上商店去采办礼品,明天一起去见校, 一定要给骑兵安排好的位置。”

戴笠一席话说得大家春满面,放心地把数百块大洋悉数点交戴笠。

当天晚上,代表们陆续回到大东旅社,却不见戴笠回来。起初尚不以为意,认为戴笠定是事情没有办妥,也就耐心等待。可是,两天、三天过去了,还是不见戴 笠踪影。代表们着实恐慌起来,身边的钱所剩无几,伙食费、旅社住宿费都已开销不出。于是急忙写信到苏州向沈振亚、陈继承报告。沈、陈立即派人到上海,付清了伙食费、住宿费,把一行人领回苏州。

戴笠把腰间的几百元大洋已花得精光之后,便从上海直接赶往南京,投奔蒋志清的侍从副官的胡靖安。 戴笠于胡面前谎称:因在清党中告发生,结怨在身,现在有人借机报复,进行陷害,军校不能立足,请求保护。

胡靖安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日之白眼狼】最新更新章节〖第838章 收集情报〗地址https://wap.275b.com/9_975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