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血的岭 二(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七月四日夜,伤心岭

风高,云厚,天黑,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唯有刮来刮去呜咽怪叫着的七级西南风和零星穿过的兽,在这个月黑风高的杀人好时候,夜空中满是浓郁得化不开的厚重死亡气息。

这里是伤心岭防线,魏王国王家陆军永远的荣耀之地,它埋葬了欧洲最伟大军事天才的野心,葬送了一位勇敢的陆军元帅的性命,在所有外海人的心中,伤心岭与巴拉那要塞并列,是最重要的两大军事圣地之一。

由众多南北向山脉构成了宽达百余公里的分水岭丘陵地带,纵深达到惊人五十公里的伤心岭防线就在这些和缓低矮的丘陵山之间。

整条防线的制高点正是位于最中间的一营主阵地,而最狭义的伤心岭指得就是这座相对海拔刚刚超过一百五十米的山。95年前,为了夺取以这座山,集结了当时整个欧洲陆军菁华的联军在此先后投入法国陆军最精锐第三军的四个步兵师,付出了超过五千人的伤亡代价,守备于此的一个魏军预备役步兵营几乎全军阵亡,残余的不足百名官兵依然守住了阵地,直到战争结束。

这些平均年纪44.岁,年老体衰濒临死亡的预备兵们(当时魏国男子平均寿命约为50岁),在此奇迹般坚守的那段岁月,至今仍然是魏国陆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它象征着外海民族最值得骄傲的精神——永不放弃希望。

让徐树铮感到宿命般兴奋的是,当年驻守这里的正是第一营的预备役官兵们。

按照魏国区域动员体制特点,这就意味着目前一营绝大部分的官兵都能从那些让欧洲人流尽鲜血的前辈中找到自己的某位先祖。

前沿阵地的某个哨位上,真崎甚三郎嘴里咀嚼着苦涩烟丝以抵御无处不在的瞌睡虫,瞪大了眼睛,盯着黑暗最深处。

湿漉漉的寒风吹得人从里往外的冰凉,真崎甚三郎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想到开战以来那些在布尔战争中让英国人吃尽了苦头的布尔狙击手们这些天来的辉煌战绩,有些不情愿地放下手中加装了二十发双排弹匣的20式改进型步枪,将肩膀上中校的肩章摘下后心放在上衣口袋里。

作为186年出生的七零后,真崎甚三郎如今也不过才刚刚过了三十岁,却有着长达十四年的从军生涯,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第一次在战场上搏杀的时候甚至还没成年,被总喜欢把尸体搞得很恶心的老班长,如今陆军参谋部参谋长直属警卫连连长兼定北装甲师警卫营营长渡边锭太郎上校恶心得好几天都没有吃下去任何的东西。

十几年过去,当年的列兵接了渡边锭太郎的位置,成为了那支朱猷枞还是少主的时候亲自带过的战功赫赫的战斗工兵营的第三任营长,按照惯例,作为该营营长,他还兼任了朱猷枞的首席副官,并随着战争的到来挂上了中校的肩章。该营的第一任营长,莽撞的老军头大迫尚道如今已经官拜陆军中将,负责指挥边境警备队后备第五集团军第14后备役步兵军。

战争爆发的时候,真崎甚三郎正率部在新京演示新型工兵装备,包括新型的火焰喷射器和全新设计的.62毫米口径气冷式通用机枪以及为下次战争准备的半自动步枪,主要职责则是保护年轻的魏王殿下。

开战之前,整个定北奉国公国各部紧急抽调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员,由沈阳伯安杰统帅入驻新京卫戍魏王,缺额由魏王直属领地征召的新兵补充,因为抽调人员中的大部分为久经沙场的老兵,整个师元气大伤,剩余的三年军龄以上的老兵甚至不足六千人,倘若不是傅塔有意放水以及次大陆军队战斗力实在低下,封地八十万百姓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毫无损伤的撤了下来。

八十万子民,超过三万的精锐强悍的军队,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265章 血的岭 二〗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