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尼古拉家的大玩具 下(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很快,这款承载着俄国海军追赶世界最先进技术,建造世界第一流战列舰希望的战舰在波罗的海船厂,新海军部船厂和加利尔岛船厂同时开工了条,另外两条也在不久之后开工建造。

与“太子”号一样,法国血统浓郁的“博罗季诺”级拥有典型的法式内倾式高干舷船体,由此导致重心极高,似乎高速状态下一个满舵便能倾覆。事实也是如此,该级舰服役后,舵机效率不足,舰体反应迟钝,在高速转弯时倾斜严重,布置在水线附近的速射炮炮管似乎都要插进海水里。

由于实际排水量要比设计排水量1516吨多出五百吨以上,加之为了能够塞进到1900年代已经颇显狭的旅顺船坞所做的种种努力(削减装甲厚度,降低重心,缩舰体尺寸,削低甲板尤其是艏楼之后的甲板等等),整艘船看起来严重的头重脚轻,显得极为的别扭。

尽管有种种不足,但该级舰拥有10节8500海里、相对过去的俄国自制军舰而言异常巨大的续航里程,这点足以体现出罗曼诺夫家族从彼得大帝时代便对远海海权的持久执念与野心。

该舰火力从表面来看异常的强大,起码在火炮数量和管子粗细方面毫不逊色于那些比它要大一两千吨的世界一流前无畏舰。主炮为4门俄国海军威力最大的1895式40倍径12英寸奥布霍夫大炮(奥布霍夫大炮威力不俗,15度仰角最大射程超过14000米,缺点则是射速缓慢,该炮射速在1900年代后服役的同时代主力舰中堪称是最慢的,理论射速50发每秒,战斗射速更慢。大约一分半每发,但即便这样的速度也已经是俄国冶金工业能够达到的极限了。相比之下,日俄战争时日本海军的英制富士级战列舰12英寸主炮的战斗射速不到一分钟每发,已经极为接近了无畏舰时代12寸火炮的射速,同时期德国海军前无畏舰装备的速射240毫米主炮甚至能达到恐怖的分钟每发的射速。综合来看,1895式12英寸奥布霍夫大炮的射速大约相当于同时代装备12英寸级主炮的前无畏舰主炮射速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前二后二分布在首艉主炮塔,副炮为6座双联6英寸1892式奥布霍夫大炮,摒弃了以往俄国主力舰射界严重受限的炮廓式布置,改为更先进的双联装炮塔,在左右船舷对称分布三座,不过相比起短的舰体,布局有些局促。此外,在舰艏和水线处,还分布有大量的5毫米炮廓式速射炮,以对付威胁越来越大的雷击战舰。

将速射炮布置在水线位置,目的是方便炮手瞄准,炮口不必下摇便可射击同一水平面的雷击舰,但在实际使用中,这完全就是一个灾难,除了舰艏的4门5毫米速射炮,水线处的速射炮在高海况时候完全无法使用。据参加过对马海战的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上的俄军官兵回忆,当时海况不佳,战斗时海水顺着炮廓大量涌进船体,位置过低的速射炮几乎被海水淹没,搞得就像是在潜水一样,这种情况下别瞄准,就连透过瞄准镜看清楚外面都是奢望,于是日本人得以几乎毫无干扰地发射鱼雷,缔造了海战史上著名的“鱼雷之夜”。

另外,过低位置安装的速射炮,使得本就高出水线不足两米的主装甲带被搞得支离破碎,不密封的炮廓极为容易进水,加之因为重量问题从10英寸削减为区区.5英寸建制薄得跟纸片一样的水线主装甲带,导致该级战舰的防护性能极为糟糕。

尤为不正常的是,在另一个时空,该级舰受限于旅顺船坞的尺寸,导致很多合理设计被舍弃,而在这个时空,已经没了限制的“博罗季诺”与另一时空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该有的问题仍然有。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或许限制其性能的并非旅顺船坞,而是俄国人糟糕的工业基础和造舰水平。

作为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379章 尼古拉家的大玩具 下〗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