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剑指南洋(2/3)

明帝国陆军军事法庭判处约150名官兵天到天不等禁闭,时任明军南洋战区司令官兼马来亚总督的帝国陆军首位台籍元帅徐骧被记大过一次。

12月6日,明军宣布此后不再接受英印部队及英属印度部队投降,所有英军一旦被俘一律枪毙。

走投无路的英军并未迸发出困兽犹斗的力量,因为明军以压倒力量碾压,于绝望中自尽的官兵甚至还要多于奋力抵抗者,到圣诞节前,整个马来半岛的北部以及中部已经完全落入明军手中。

次年1月日,明军顺利攻占已经空无一人的吉隆坡,距离东南方的“东方直布罗陀”新加坡仅有50公里。

由于明军之前对滨城惨案激烈的报复,在这座马来半岛第一大城市生活的明裔并未受到任何打扰,不少心思灵活的印度兵甚至开差脱离部队,抱着李恩步枪守护明裔聚居区,以此行动期待明军能够网开一面不将其枪毙。

1月12日,明军开始攻击马来半岛最南面的柔佛州,英军从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紧急调遣澳洲第三师与新西兰第七步兵旅在此防御,明军首次遭遇顽强抵抗,在金马士,两军围绕大桥展开激烈争夺,明军第5轻步兵师顶着密集火力乘冲锋舟强渡,在付出近2500人伤亡后才控制了这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守军澳第三师死伤被俘近5000人。

18日,明军彻底击溃澳新军队,全面占领马来半岛,马来亚英军总司令亨利·休斯·威尔逊上将命令英军通过新柔长堤全部撤退至新加坡,随后将长堤炸开一道超过三十米的缺口。

新加坡为英国在东南亚的统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航运中心,扼守马六甲海峡东口,地理位置异常重要,在英帝国的东方殖民体系当中的重要性仅次于印度。

按照明军统帅部命令,徐骧率部在柔佛海峡以北大张旗鼓做出强渡的姿态,同时南洋陆军第二集团军所及海军陆战队一部在林加群岛,苏门答腊岛占碑以及加里曼丹岛坤甸集结,做出在新加坡南面登陆的姿态。

1日,为解救新加坡,皇家海军以印度舰队主力组成“z”舰队,目的是扫荡在襄王国沿海聚集准备运输南洋登陆部队的船舶,并寻机歼灭或重创南洋海军主力一部。

汇聚了印度舰队菁华的“z”舰队或许是英国皇家海军唯一的整体快速舰队,作为英帝国在东方世界海权象征以及威慑明帝国最具威慑性的力量,印度舰队实力强大,在战争爆发之后得到了极大增强,这让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官杰里科上将十分不满。

组成“z”舰队的12艘军舰有四艘主力舰,“罗德尼”级战列舰“杰维斯”号和“干比尔”号是皇家海军截止目前最强大的主力舰,“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声望”号和“反击”号装备有6门15英寸大炮,尽管防护较差主炮也要比皇家海军其他战巡少两门,但主炮口径比皇家海军此前的最大战舰“虎”号战巡大一寸半,由于四艘“胡德”级此时尚未形成完整战斗力,两艘“声望”级便成为皇家海军当中火炮威力最大的战巡。

8艘辅助舰艇中,“伯明翰”级轻巡洋舰“伯明翰”号与“洛斯托夫特”号装备有6门6寸大炮和4门4毫米速射炮,是1912年才开工的新锐轻巡,也是英国第一级25.5节航速的轻巡洋舰,要比此前的几级轻巡快0.5节,被看做是英国完全脱离了侦查巡洋舰影响的第一级轻巡。

6艘“橡树果”级驱逐舰(“橡树果”号,“警报”号,“活泼”号,“麻鸭”号,“变色龙”号,“紫燕”)号又名“h”级,英国第一级装备两门4英寸大炮的驱逐舰,航速2节,装备两座21英寸鱼雷发射管。

在派出上述新锐舰艇后,印度舰队就仅剩四艘“老人星”级和两艘“君权”级的寒酸阵容来支撑门面,印度总督潘雪斯特男爵查尔斯·哈丁忧心忡忡地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波万里】最新更新章节〖第493章 剑指南洋〗地址https://wap.275b.com/12_1291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