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2/3)
,乐呵呵的把钱给收下:“得,这事儿也不难学,你们兄弟俩跟着我呆一两个月工地自然就能摸明白里头的门道。”
杨水生和杨土生跟着章师父在工地上做了两个月,虽然是免费,工资都算在章师父身上,可却收获颇多,怎么和泥、怎么弄出水泥灰浆的配比、怎么砌砖,经过实际,弄得清清楚楚。
章师父是个厚道人,也不指望卡着学徒的钱给自己涨收入——学徒都是算的小工工钱,而且还并不一定能拿满,最开始那一个月,只有三毛钱一天,工地上嫌弃他们俩是零基础,能给点钱已经不错了——过了两个月,章师父满意的点头:“你们可以单独去找事干了,记着一点,做事不能贪图快,一个砖一个砖都要砌平整了,砌出来的墙要笔直的一面,跟镜子一样平整。要是只顾图快,手脚马虎,这墙少不得要出问题的,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你们要记在心里,晓得不?”
杨水生和杨土生都很感激章师父,千恩万谢的出了师。
出师以后就到工地上单干了,开始和章师父一个工地,人家只算八毛钱一天,两兄弟合计着总比做小工好,自己去找不一定就能找到,那些工地的人不熟悉,或许不会用你。再说两人底气还不足,毕竟没离开章师父单独做过大工,在这里练练手也行。
两个人在这工地上又做了两三个月,差不多做满了五十来天,每人挣了四十块钱,开心得说不出话来,每天发钱的时候,攥着那几张钞票心里头就激动得不行——他们也是能挣大钱的人了,家里的负担可要减轻许多啦。
以前不能出来做事,只能在生产队出工,看着小六带着几个哥哥去卖凉茶绿豆汤,心里都很愧疚,双抢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娃儿们推着板车在机耕道上一天天的走,一边走一边吆喝,他们这些做长辈的在地里看着,都觉得心酸。
现在可好了,他们能挣到钱了,娃儿们也不用这样辛苦了。
捡着个不用干活的时候,又正好是周末,杨水生和杨土生两兄弟回了一趟家。
这么久没回去过,自然是要回家看看,第一是把工钱送回去,第二是看看爹娘媳妇和娃儿,第三,怕家里的田荒得久了,得去刨刨地才成,要不这犁头也会生锈哩。
“爹,娘,我们回来了。”
王月芽陪着杨国平坐在堂屋里头说话,听着外边有动静,探头一看,就见着杨水生和杨土生兄弟俩从外边走了进来,两位老人乐呵得不行:“水生,土生,都该快一个月没回来过了哩,这一次咋隔了这么久?”
“娘,这老天爷赏饭,天气好,工地上连续好久没歇气哩,想着多挣点钱再回来,这一拖就空了二十多天。”杨土生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得挺开心:“等以后能正儿八经的做大工,有一块钱一天了,我和二哥凑着再去买辆自行车,也能天天骑着回家来,不用到外边工棚里挤着睡。”
再买辆自行车?杨国平与王月芽呆了呆,还不晓得两个媳妇怎么想哩。
说起杨家的自行车,那也是经历了曲折的。
最开始只是杨树生买了一辆,过了七八年以后,杨水生和杨土生也买了一辆自行车,家里有两辆车,走亲访友的就方便多了。更别说几个娃儿夏天骑了自行车去卖冰棍儿,每年得挣一笔小钱。
然而,杨树生的自行车最终报废了,卖到废品回收站,只卖了几块钱。
“大哥,你没车不方便回来,就骑我们的自行车吧。”杨水生和杨土生都不是个计较的,主动提出把自行车给了杨树生骑,尽管熊芬气得眼睛鼓鼓的,可这事儿轮不上她做主,她也没法子插话。
然而杨树生拒绝了:“哪能哩,说好这车是你们的,我咋能拿?不要紧的,我先攒攒钱,过两年再买一辆新的。”
“不行不行,大哥,你骑吧,你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八零年代金满仓】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八十六章〗地址https://wap.275b.com/202_20220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