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天现神兵(1/3)

蒋委员长把“攘外必先安内”奉为金科玉律,自有他的道理,内部存在隐患而强行攻打强大的敌人,殊为不智,前秦苻坚就是前车可鉴!公元383年,符坚以苻融、慕容垂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自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万为主力,水陆齐进,“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东晋军只有八万,然而淝水一战,战士死亡十之七八,只带领残兵十余万逃回,淝水战后不久,前秦就瓦解了。李允粗定江南(欠一小部分),也首先致力于安定内部,杜让能有宰相之才,就使让能以军师之名,行宰相之实,总揽日常行政事务。李允自己只抓住人事任免权和军队,行政管理完全放权,这是因为他知道皇帝大权独揽,天下必乱,中国最聪明的皇帝是谁?不是秦皇汉武,也不是唐宗宋祖,而是隋炀帝,据说此人兵书战策、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天文音律无不通晓,群臣没一个能比得上他,然而他独断专行,当上皇帝只不过十三年,就弄得身死国灭,为天下所笑。李允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觉得自己应当没有杨广聪明,而且就算聪明如杨广,只能死得更快一些而已!要想天下大治,君权则当服从于相权,古代的所有的治世无一例外!毕竟昏庸的皇帝朝朝有,昏庸的宰相世上无——昏庸他能当上宰相吗?当然,除非由一个昏君直接任命!

军师之下,分管军务院的是杜贤,分管民事院的是于化龙,陈延晦分管监察院,掌书记高勖分管财务院,各司其职,职权内的事务自己解决,须要各部门协力的报杜让能决断,最后全部要由李允签字批准。重臣一日一小会,群臣五日一大会,会上人人各抒己见,李允兼听则明,择其善者而从之,所以政通人和,百姓富足而税收稳步增长。

李允有了时间和精力,于是按自己的设想建设起一支全新军队——除了军事过硬,政治可靠,保障有力之外,李允还有很多划时代的创举:一,飞艇秘密列装。第一批生产了三十艘,总终生产量将达一千艘!飞艇飞行组(驾驶飞艇,每组两人)建成了六十个,战斗组(突击旅组成,不过不用降落伞,而用绳子滑降,垂直攻击。每组四人)建成了三十个。李允大量生产飞艇,是想拿来当轰炸机用,可是火yao迟迟生产不出来,使飞艇的威力大打折扣,总不能从上边向下扔石头吧?!二,骑兵秘密扩充。三,师作为遂行独立作战的单位,军犬、军鹰各已配备到位,地面上有军犬搜索,天上有军鹰游弋,任何伏兵想逃过军鹰锐利的眼睛,根本不可能!军鹰发现敌伏兵后会在空中绕着转圈子,熟练的架鹰手能根据飞鹰圈子的的大小判断敌兵的人数,李允再也不用担心部队会遭受伏击了。

军政建设的发展为李允扫平江南,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基础,就在他预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乾宁元年(894年)二月,邢州城已朝不保夕,李允为了许仙童,不得不把精力转移到邢州战事。

李克用亲自率大军攻打邢州,已经历时一年多,却毫无成效,于是他挖掘堑壕营垒环绕邢州,想来个慢火炖猪头,困死李存孝,李存孝不时率人出城突击,堑壕难以修成。李克用手下牙将袁奉韬派人对李存孝说:“大王(李克用)只等堑壕修成就返回晋阳,各将领都不是你的对手,几尺宽的堑壕,怎么能挡住大人锋芒!”堑壕没用,人家修它干什么?这样的屁话李存孝居然认为很对,不再派兵出城袭击。十几天的工夫堑壕营垒修筑完成,插翅都难以飞越!

乾宁元年二月,邢州粮食吃光了,“李存孝”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才后悔当初不听尤其功良言相劝,说道:“早知今日,不如听从丹王殿下,弃此南下,现在悔之晚矣!”

尤其功道:“下官虽然和丹王那边久不联系,但养的信鸽还在,如大人有意,下官试着写上一封信,请丹王殿下援手!”

许仙童(李存孝)道:“远隔千里,鞭长莫及啊,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万世大唐】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一章 天现神兵〗地址https://wap.275b.com/224_2247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