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笑里藏刀(1/3)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赵自翱提出的问题,正是募集股本开办兴业银行最大的麻烦之所在,朱厚熜见他一语中的,也不再兜圈子,坦率地道:“名目我已经想好了,准备在两淮盐商中募集股本,开办兴业银行,为江南各地商户、百姓提供贷款,用以发展商贸和农务。这么做固然向无先例,但是,一来朝廷先前开办了户部飞钱汇兑,可为商户办理逆汇,即是朝廷先给商户垫付汇款,议定还款期限,商户卖出货物再偿还垫款,朝廷从中收取一定的利息,这便是银行的雏形;二来朝廷先前着令山西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动员晋商在山西入股投资开矿,这亦是募集民间股本的先例。既然都有成例在,将之合二为一,募集民间股本开办银行也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什么“逆汇”、什么“贷款”听得赵自翱一头雾水,却又不好在“钦差高大人”面前自曝其短,忙应声附和道:“全天下人谁不知道,高大人既通晓朝章国故,又熟知时务实,乃是国朝方今首屈一指的经天纬地之才,大人的方略,那些抱残守缺的官绅士子当然说不出什么话来。但不知大人想要两淮盐商拿出多少银子来开办……哦,兴业银行?”
朱厚熜说:“我在京城就素闻两淮盐商富甲天下,今次到了扬州,始知传言不谬。当然了,他们的本业是盐业生意,也需要大量的本钱,朝廷便不能竭渊而渔,逼迫他们倾其所有;再者,兴业银行草创,规模也不宜太大,有个五百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赵自翱起初想抓住圣驾南巡的大好时机,大大地在皇上和满朝武面前露一手,为自己日后升迁打好基础,便压着两淮盐商出份子,凑了五十万两银子,准备等龙舟船队驾幸扬州之时,以行会的名义“乐输朝廷”,满以为已经能让诸位钦差大人乃至皇上满意了,却没有想到,眼前这位“钦差高大人”的胃口竟是这么大,开口便是翻了十倍的五百万两。两淮盐运司一年掌管的盐引只有七十万窝,每年上缴朝廷的盐税只有二百七十万两上下,五百万两几乎相当于两淮盐运司衙门两年的盐税收入,压着两淮盐商拿出这么多银子帮朝廷赈灾抚民,岂不等于是要将盐税又提高了两倍!他象看见了鬼怪一般,惊恐地看着朱厚熜,结结巴巴地说:“大……大人,下官耳背,还请大人再说一遍。”
“五百万两。”朱厚熜笑道:“今日到衙门来议事的盐商就有二十三位,一人认购二三十万两的股份,也就能募集到五百万两的股本。”
赵自翱喃喃地重复着:“五百万两……五百万两……”
“怎么?有难处吗?”
“下官……下官不敢质疑大人的方略。只是……”赵自翱抹去了头上的冷汗,嗫嚅着说:“五百万两银子,是不是太……太多了点……”
朱厚熜笑道:“多乎哉?不多也!两淮盐商依靠国家盐业专营之法,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哪一家不是身家巨万?区区二三十万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可算不了什么。但是,正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这一部分闲散资金若是能充分利用起来,将会给我大明经济建设带来多大的效益?这么做,一来可以为他们生息增加财富;二来用以国计民生急需之处,总比让他们挥霍费在游菜、放灯这些事情上的好。”
赵自翱张口,刚想再说什么,就听到坐在下首一直没有说话的镇抚司大太保杨尚贤冷哼一声:“高大人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赵大人还是不明白吗?”
看着那位黑塔一般,头戴无翅宫帽,身穿大红锦袍,腰间还悬挂着刻有“北镇抚司”四大镏金大字的腰牌的钦差杨大人,赵自翱除了连连点头,忙不迭声地说:“明白、下官明白……”之外,还能怎么样?
“既然明白,那我们就走吧。”杨尚贤抢先一步走到了赵自翱的跟前,低声说:“高大人是钦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一章 笑里藏刀〗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