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苦清官(1/3)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说话间,君臣一行人就来到了诸暨县衙。一进县衙,孙嘉新就吩咐看守大门的衙役敲响堂鼓召集县衙一干书吏差役前来应卯,然后带着朱厚熜、杨博和镇抚司三位太保直奔后堂而去。
按照大明官制,各级地方官府的正印官一律要住在衙门后堂,以便随时处理政务,孙嘉新也不例外。只是,偌大的县衙后堂不见半个人影,显得冷冷清清,毫无人气;而且,案几上灰尘足有铜钱般厚,显然许久以来就无人打扫,弄得孙嘉新无法恭请皇上和诸位京里来的大人宽坐奉茶,十分尴尬,一边忙着自己动手收拾,一边连声赔罪不迭。
看他手忙脚乱地擦桌子抹板凳,朱厚熜觉得十分好笑,便随口问道:“怎么这么脏乱?你的家眷呢?”
孙嘉新说:“回皇上,贱内和犬子都在老家。”
朱厚熜说:“你出任诸暨正堂也有三年多了,不带家眷随任,下面的百姓只当你干不久,不利于政务展布。再者说来,你孤身一人宦游在外,日常起居也无人照顾,于公于私都不方便啊!”
“回皇上,微臣宦海漂泊,颠沛得很,又是个好惹事的人,当官当得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微臣不愿让家人陪着一道担惊受怕,就将他们一直留在老家耕读为生。”
朱厚熜笑道:“呵呵,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是你自找的。你年齿已经五十有二了,五十多岁的老县令,又是二十多年的进士,资历摆在那里。别说是新近超擢的知府赵贞吉,就是你们浙江巡抚张继先,纵然不喜欢你,却也奈何你不得。比如说这一次,如若不是你非要毁人前程、断人财路,大概他也不会跟你过不去,非要开你的缺。”
孙嘉新尴尬地赔笑道:“皇上责的是,微臣之祸,皆是咎由自取……”
“咎由自取的好啊!”朱厚熜慨叹道:“颠沛了你一人,我大明官场少了一位贪赃枉法、虐民自肥的贪官污吏;百姓多了一位秉公执法、为民作主的清官廉吏;朕也多了一位可以倚为干城、寄之重任的肱股大臣。”
孙嘉新万分感动,欲表心迹却感到喉头辣地说不出话来。镇抚司大太保杨尚贤插话进来,问道:“闻说孙知县对外假称犯病之后,署理知县事的县丞王顺托名照顾,派出差役把孙知县软禁了起来,可是真的?”
这是镇抚司此前受命暗中调查孙嘉新发疯一事未果的原因,杨尚贤这么问,一来是考察手下人办案是否得力;二来担心皇上追究下来,一句“你们镇抚司奏报说孙嘉新被软禁在县衙,他却能到处乱跑,这是怎么回事?”就足以让他们无地自容,只能羞愧嚼舌而死了。
孙嘉新回答道:“确有此事。不过,日子久了,下面当差的那些人也就不免懈怠。而且,王顺派来的两位差役,都是他的心腹,也跟他一样爱好孔方兄,今日衙门里的三班衙役齐齐出动,去催收百姓的生丝,那两个人也就跟着去了。下官这才得知他们的虐民勾当,亦能从容出衙,制止此事。”
杨尚贤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嘴上却愤慨地说:“一个副手,竟将正印官拘禁于县衙之内,我大明立国两百年,闻所未闻。这个公道,我们一定替孙知县讨回来!”
朱厚熜却笑说:“不必你们多此一举。他在地方上断断续续干了近二十年,还怕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八品县丞?假使他连手下的县丞都治不了,朕还怎么指望他对付那些官宦势豪大户,还有那些知州、知府,乃至一省督抚呢?”
孙嘉新知道,皇上不让镇抚司的上差插手,意思摆明了是要看自己的治政之能。此刻堂鼓越发响的紧了,在催促县衙一干职官属吏齐聚大堂。他不好再耽搁,便躬身说道:“恳请皇上且容微臣暂避内室,更换官服。”
杨尚贤对孙嘉新刚刚替他们说话心存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苦清官〗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