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7/www.275b.com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7/www.275b.com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我欲扬明第三十一章 小事不小(1/3)-新笔趣阁

第三十一章 小事不小(1/3)

大明王朝设有吏兵六部和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等大小九卿十八衙门,还有两京一十三省、乌斯藏宣慰使司、朵思干宣慰使司等各级地方衙门,每日政务不知凡几。而明太祖朱元璋为要加强君主集权,又罢设宰相,大权独揽,这些政务便都要靠皇帝一个人来圣裁决断。史载,洪武十九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朱元璋就处理诸司奏章平均日处理件。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即便是劳苦大众出身的朱元璋也不堪其苦,更不用说他的那些从小娇生惯养的龙子凤孙们了。因此,先有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春夏秋冬“四辅官”;既而“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的内阁便应运而生。起初的皇帝尚且能够屈尊移驾到内阁,与内阁大学士商议政务;后来的皇帝便越来越懒,政务处理意见改由内阁票拟呈进,也很少召见大臣,沟通皇帝与内阁、大臣的重任就由太监们来承担。其后,由于皇帝优游倦政,将内阁票拟的批红大权给了司礼监,形成了内阁和司礼监双轨辅政的局面,也给宦官干政埋下了祸根。

嘉靖二十六年,朱厚熜借杨继盛进呈《流民图》被黄锦殴打一事,收回了司礼监的批红大权,增加了内阁的事权。同时,为防内阁辅臣弄权窃国,又设立了隶属自己的御前办公厅,遴选才干出众的年轻官员当秘书,协助自己处理日常政务。各部院司寺和两京一十三省的奏折公文,如果不是十分紧要,通常就先由御前办公厅当值的秘书们先看,而后发回内阁拟票呈进。朱厚熜在钤印批准之时,如有疑问,就可以咨之于自己的这些秘书。由于御前办公厅实质上是内阁之外,辅佐皇上处理国政的因而御前办公厅又被官场中人戏称为“小内阁”。那些位卑权重、朝夕侍奉御前的办公厅秘书,更被朝野内外目之为“储相”,比以前的翰林院庶吉士更引人注目。

如此叠床架屋,朝廷的运转效率其实并没有提高,但让他聊以的是,一来除了严世蕃这个特例,御前办公厅那些科甲正途出身的青年官员们不但学识过人,最难得是步入仕途时日尚浅,未曾受到太多官场陋习的侵染,品行操守都还算不错;二来他重点培养的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是青史留名的国家栋梁之才,尽早接触和参与军国大政,对他们日后柄国执政不无裨益。

今日朱厚熜留下了三份奏折,都是他认为最紧要的。首先被他打开的,是太医院记名医正李时珍寄自吕宋的密札。

历史上,人类的大迁徙大移动,曾经引发了不止一次的大瘟疫,比如说西班牙殖民者带去的天花、鼠疫等传染病就夺去了几千万毫无抵抗力的印第安人的生命,曾经盛极一时的印加文明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去年南洋变乱,朝廷定议要派大军跨海远征、讨伐夷人,朱厚熜便亲下圣谕,命正在云贵一带“奉旨采药”的太医院记名医正李时珍率领太医院半数御医随军同行,又从福建、广东两省重金礼聘民间名医若干,为东海舰队官兵及大明海外侨胞诊病疗伤。也同样因此,方才看到通政使司转来的一堆奏折中有李时珍的密札,朱厚熜就不免紧张了起来,还以为军中发生了重大疫情,撇下其他奏折,率先打开了这份密札。

李时珍在密札中奏陈,远征军将士不服异国水土,军中突然流行一种怪病,逾千病患夜不能视物,数百位严重者手足溃烂、身体疲弱、萎靡不振。随营医官对此皆束手无策。他恳请皇上下旨征召天下能医妙方,为将士们解除病痛。同时,他还在密札之中弹劾远征军监军高拱和主将戚继光草菅人命,如此重大疫情竟然意欲欺瞒朝廷,他多次抗辩无果,不得不愤然上呈密札,奏陈君父。

还未看完李时珍的密札,朱厚熜就松了一口气,继续差点笑出声来——这不就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引起的脚气和夜盲症吗?就这样简单的病,朕自己都会治,让远征军将士们多吃些瓜果蔬菜、糙米粗粮就能补充所缺的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一章 小事不小〗地址https://wap.275b.com/24_2426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