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津田军法官(3/4)
、上下协同之‘精’神。特指示今后应废公、卿、诸侯之称,改称华族。但官位仍按以前规定不予变更。”同年12月2日太政官布告第1004号又宣布设置士族称号:“前此。各藩纠正大义名分之紊‘乱’,察海外各国之形势。奉还其封地,从而公论众议大行……各藩亦应根据维新之政体,逐渐改革。废除中下大夫士以下之称,皆称士族及卒……但所领土地一律上‘交’,皆赐以廪米。”即以前封建贵族的称号和领地皆被废除。明治四年8月28日,太政官布告第448号再次宣布:“兹废除‘秽多’‘非人’等名称,故今后其身份、职业皆应与平民同等。”次日又在太政官布告第449号中进一步规定“因废除‘秽多’、‘非人’等名称,故一般应编入民籍,其身份、职业皆与平民同等对待。但除地税外,仍有蠲免之惯例,应重新调查,呈报大藏省。”明治五年正月29日太政官布告第29号又宣布废除卒族的称呼:“各府县惯属之卒中,旧时值班,以‘抱替’之名,予其子等以俸禄,已自然形成世袭之情况,今后可列为士族,并呈报大藏省备案。但其俸禄,可按惯例发给。但只限一代顶替值班者,按新规定应使之为平民,其俸禄则按以前之规定发给。”这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法律地位,同时也为宣扬人际政治关系现代化思想营造了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
然而,明治政fu虽定下了“四民平等”的原则,却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传统的不平等现象。藩阀统治继续保持,封建‘性’的超经济强制仍然沉重。更严重的是,长期以来实行的封建等级制度已在人们头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要在短时期内彻底扭转人民的等级观念十分困难。例如,农民阶层的旧的等级观念尤为严重,他们尽管在幕府时期处于第二等级,但实际上地位卑微,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基本权利,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瞧不起地位更低的商人阶层。这种心态不仅在幕末时期十分严重,而且到明治维新后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象有一次福泽谕吉曾故意作出蛮横无理的士族模样,吓得农民战战兢兢,连自己的马都不敢骑。而当他用和蔼的态度向他人询问时。被询问者便认为福泽谕吉是地位低贱的“大阪商人”,而表现得趾高气扬甚至蛮横无理。福泽谕吉感叹道:“古来之习惯真可怕。此等百姓只因未受过教育,便不明事理。也不知有法律。庶民如此状况实在无法。”由于长期实行封建等级制度,人们习惯成自然。争取平等的‘精’神也丧失殆尽。
这种人民被封建等级观念牢牢束缚的现状,对于日本迈向近代化社会无疑构成严重的羁绊。因此,亟需在思想上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否定等级特权的运动,以唤起民众,让人们从旧的封建等级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起人际之间政治关系近代化的观念。
津田真道力主改革,‘荡’涤旧制,但他也清楚的认识道。旧的既得利益阶层是不会束手待毙的,定要起而反抗,他预见了旧士族会发生叛‘乱’,认定新旧势力和思想观念必然要有一场决战,但他没想到的是,这场决战的规模会如此之大,而旧士族的反抗,竟然会如此的‘激’烈,竟然使明治新政fu有倒台的危险。
面对九州‘乱’党的强大攻势,加上政fu军战事不利。日本民间复辟的声‘浪’又开始涌动,津田真道对此愤恨不已,他写下那些词锋峻利的文章。就是为了进行反击。
津田真道正在写着,一位军官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津田阁下,天皇陛下召见。”
听到是明治天皇要召见自己,津田真道感到一阵错愕,但很快便被‘激’动和荣耀代替了。
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被神明一样的天皇陛下召见的荣耀了(在这一刻,平等的观念从津田真道的脑海当中瞬间消失了)。
津田真道不知道天皇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三十八章 津田军法官〗地址https://wap.275b.com/3_340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