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家门口开业(1/2)
夏奶奶听大熊说夏棘青要为“东江之帆”新办公室举行开门庆典,那仪式就放在怡一苑和雅二苑的门口,开心又是迷惑。
“青青,你不是一直在网上做生意吗?怎么反而跑到姑奶奶家门口去办新公司开业仪式?那里能接网线吗?”
“接不接网线无所谓,但肯定办得热热闹闹、漂漂亮亮!”夏棘青帮老人倒了茶,为她按摩肩膀。
“哎,昨天小季可告诉我,最新的市里发展规划出来了,今后东江新城也纳入市区范围!”夏奶奶瞪大了眼睛,“你可不能放鞭炮,那样违规!”
“呵呵。”夏棘青感觉老人家可爱,“放心,我不放鞭炮,照样一炮而响!”
“嗯,大熊他们呢?之前还看到他们,怎么一会儿都不见了?”夏奶奶张望着空寂的客房。
“我安排他们去做活动预备。”夏棘青把茶几上的咖啡一口闷下去,“我也要忙去了,还有藏区两个朋友的消息没传回来。您看着,这次家门口的活动办好了,您侄孙带的‘新城夜话’也会明确发展方向,有机会和小季、大熊他们一起上新闻、上电视,‘新城夜话’有可能渐渐变为‘东江夜话’,甚至,联通国际!”
---
新小孜提前一天,带着‘新城晓风’的年轻伙伴们打扫干净了活动场地,和小康往树干上挂“疏清楼道,送福社区与远方”的红色横幅。
“小孜姐,这宣传方法是不是老套了点?现在谁还喜欢看横幅啊?”小康好容易把横幅的长绳抛上树杈,跳起来拉住绳头,向下拽紧,“有关活动的通知,不早就通过微信、群发出去了?”
“那些是习惯用手机的人看的。”新小孜也在另一边拽紧了绳子,让横幅跃起在绿植之间,“有些居民看不清手机屏幕、不会用手机,还有的……”她想起未入东江新城时的自己,差点把手中正缚着的绳子松了,“只能用老人机、或没办法上网看微信和,还是习惯看宣传小黑板、纸面通知和这种横幅。”
她系好了绳结,站远了看效果,“再说活动现场,用它可以标明主题,增加气氛。新老宣传方式结合,效果更好。”
“‘新城夜话’好象会做大幅广告。”
“不用担心他们,我们只管把居民置换物品、捐献衣物、换取礼品的地方划分好。明天一早八点,临近居委要送桌、凳、塑料筐过来。”新小孜从背包中拿出预备好的大卷红色胶带和自制的摊位号。
“小孜,你们现在就忙上了?”钱建峰开车路过,停下来问着,“我这会就带小翁几个去买换购的礼品,还有什么要求吗?”
“其它东西,我们和‘新城夜话’分头准备得差不多了……”新小孜想了想,“估计明天会需要很多大号、特大号的包装袋,还有捆绳,您能帮忙一起带回来吗?”
“哟,你提醒得对!不过……超市不一定有特大号包装袋。”钱建峰手拍着车门皱眉,“这样,晚点我帮你到线上发个通知,请各居委在群里问居民收集一些。顺便提醒大家,拿东西过来置换或换取礼品的时候,尽可能自带包装。”一群年轻人能开展协作,解决困扰小区文明、安全建设很久的楼道堆物问题,钱建峰很乐意和十几个居委负责人一起助力,“后面再多想想,争取把这家门口开业的活动办好喽。我想到什么细节,再联络你!”
钱建峰乐呵呵开车走了。季陶然、苏香、大熊仨小只骑着摩拜来了。
“小孜姐!”苏香把单车朝季陶然扔了,飞扑到新小孜身边,一把抱住她,“已经清理这么干净了!亏季陶然还催着说赶紧来打扫卫生。”
大熊赶上来,帮小康贴设分隔带和摊位号。季陶然将两个辆单车停放好,走来,拍着苏香脑袋,“好意思你?除了上班,就喜欢网淘。看看小孜姐,进社区没几年,现在能带队落实活动了,你呢?还说要帮乡里乡亲带货,我看你,山里的货品怎么运出来,都没想好。你以为推动网络业务就是线上说说话的事儿?整个流程、步骤、执行,必须一步步熟悉、一步步布置、落实妥当,不然,小心家乡的亲友们埋怨你。”
“怎么,你不想操心了?”苏香歪头,靠在新小孜肩上,“不想操心也行,我将为*合作,她也提过,把边疆的好东西介绍到东江来。”
“网络发达,边疆很多好东西已经走出‘深巷子’了,网站、微店、抖音上的店家都不少,销路也不错。可,市场没有完全打开,潜力大着呢,得好好琢磨琢磨……”季陶然虽侧重“新城夜话”的业务,可网络营销上并没放手,前天休息,还专门去了几个大学,调查他推动的大学生网销项目的实施情况。
“你晚点再琢磨,今天是为夏大哥创意的项目来帮忙的。小孜姐,我们明天会带九个易拉宝宣传牌来,每个项目三个,你看摆在哪里合适?募捐旧衣服的蛇皮袋,我们预备了五十只,也不知够不够?夏大哥还联络了十几户商家,他们愿意提供免费的小礼品,供居民换购,就是要求把他们店家的名称打印在易拉宝上。他让问你一声,要不要做个微信公众号宣传页,把那些小礼品列出来,转发到各小区那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不负韶光】最新更新章节〖第214章 家门口开业〗地址https://wap.275b.com/84_8423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