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家门口开业(2/2)

活动了,你呢?还说要帮乡里乡亲带货,我看你,山里的货品怎么运出来,都没想好。你以为推动网络业务就是线上说说话的事儿?整个流程、步骤、执行,必须一步步熟悉、一步步布置、落实妥当,不然,小心家乡的亲友们埋怨你。”

“怎么,你不想操心了?”苏香歪头,靠在新小孜肩上,“不想操心也行,我将为*合作,她也提过,把边疆的好东西介绍到东江来。”

“网络发达,边疆很多好东西已经走出‘深巷子’了,网站、微店、抖音上的店家都不少,销路也不错。可,市场没有完全打开,潜力大着呢,得好好琢磨琢磨……”季陶然虽侧重“新城夜话”的业务,可网络营销上并没放手,前天休息,还专门去了几个大学,调查他推动的大学生网销项目的实施情况。

“你晚点再琢磨,今天是为夏大哥创意的项目来帮忙的。小孜姐,我们明天会带九个易拉宝宣传牌来,每个项目三个,你看摆在哪里合适?募捐旧衣服的蛇皮袋,我们预备了五十只,也不知够不够?夏大哥还联络了十几户商家,他们愿意提供免费的小礼品,供居民换购,就是要求把他们店家的名称打印在易拉宝上。他让问你一声,要不要做个微信公众号宣传页,把那些小礼品列出来,转发到各小区那些群里去,帮忙吸引点人气儿。季陶然却担心夏大哥一辆车装不完那些东西,明天会开他爸的商务车过来。认识这家伙这么久,我都不知道他拿的是驾驶照……”

苏香叽叽咕咕和新小孜议论着明天的事项,一口一个夏大哥说得季陶然心里不是滋味,也只能拿着活动流程单,细细思索着线上、线下的预备活动,还有没有疏漏的地方。

他正打量几块用红色胶带划分开的区域,身边忽然站来笑呵呵的项葵生,“哎呀,明天我们在小区里冲锋,你们在这里开业,能不能解决社区顽疾,就看这家门口的生意做得怎么样喽,辛苦你们啦!”

季陶然用曾经联席会议室上听到的话语回应他,“没事儿,就象您那天说过的,线上线下、相互搭配、干活不累;居民社区、彼此理解、没啥难题。”

“哈哈,还能齐头并进、合作共赢、造福家园。”项葵生接应着,人却走向了场地中,“哎,几个年轻人,来,这标识不对,咱们得重新划分一下。明天呐,捐献衣物相对简单,所以不用这么大块地方;那拿旧物换礼品的,估计人不少,会拥挤,咱们得把摊位拉开一些,后面多留一下放东西的地方;以物换物和拿闲置物品参加义卖,不一定居民拿来东西,就有人看中,得多摆放些桌子,让他们有地方展示东西……另外,小孜,明天小谭警官会带团青年过来,除了维护秩序,也帮忙分类,引导拿同一类型物品的居民站在相近的位置上……还有,你们要做好捐献品和义卖款项的记录,不能让居民们空献热心,得帮他们建立长期参与社区公益的意愿……对了,还得设定三块区域的标识,免得居民们到时候走错了,闹出矛盾来。我还得再想想办法问共建单位借一些分隔带来,注意引导他们从这边进、从那边出,避免对冲和挤着老人和小孩儿。小孜,你得把活动平面标识和进出路线画出来,请小夏同志一起帮忙通知……”

看着项葵生一项项调整、叮咛着细节,季陶然眼里有点热。他一直好奇并专注网络新媒体营销模式,从进入大学以来,将线上销售业务做得风声水起,还带动同学进行网络销售创业,志得意满。可不知不觉跟随夏棘青,以网络新媒体技术参与、推动着基层服务,用如此形式影响一域的文明与安全,又拓宽着营销的路径,真是新奇!心中的感觉,虽没有当年收获第一桶金的兴奋,可却有感动充实着内心,激发着行动的力量与热情,让人不觉疲惫。这是在书本上没有见过的案例,真应该去找杨晓翰好好聊一聊,让他一起来研究这家门口开业的项目。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不负韶光】最新更新章节〖第214章 家门口开业〗地址https://wap.275b.com/84_84230/214.html